孔隙 kǒng xì (名)小孔;缝儿(fèngr)。[近]缝隙。
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孔:很,甚。武:勇猛。很威武且很有力量。
无孔不入 wú kǒng bù rù 比喻见空(kòng)子就钻;利用一切漏洞或机会(多指做坏事)。
毛孔 máo kǒng 昆虫表皮上伸出感觉毛或刚毛的孔。
孔庙 kǒng miào 用来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
耳孔 ěr kǒng 即外耳门。外耳道的开口,呈圆形,内连外耳道,外连耳部。
桥孔 qiáo kǒng 桥身下的用于流水通过的孔或洞。。
孔穴 kǒng xué 人体的穴位
孔道 kǒng dào (名)通往某处必经的关口:交通~。[近]关口。
瞳孔 tóng kǒng 眼睛虹膜中的一个可收缩的孔,在多数脊椎动物中,无论扩大或缩小时都是圆形的,但狐狸和猫的瞳孔收缩时变成椭圆状,像一条缝
面孔 miàn kǒng (名)脸:迷人的~。[近]面目。
千疮百孔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到处都是洞和疮口。比喻破坏得非常严重。也形容人的弱点、毛病很多。也作“百孔千疮”。
孔洞 kǒng dòng 窟窿(多指在器物上人工做的)。
孔径 kǒng jìng 孔的直径,机件上圆孔的直径或桥孔、涵洞等的跨度。
孔孟 kǒng mèng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孔鼎 kǒng dǐng 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孔雀蓝 kǒng què lán 瓷器釉色之一,“孔雀蓝釉”又称“法蓝”,由瓷器釉色得名,孔雀蓝瓷器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
锁孔 suǒ kǒng 锁眼。
孔家店 kǒng jiā diàn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孔雀赋 kǒng què fù 是三国时期曹魏文人杨修所作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