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jiè chuāng (名)传染性皮肤病,因疥虫寄生而引起,多发生在手腕、手指、臀部、腹部等部位,非常刺痒。
疔疮 dīng chuāng 病名。又名疵疮。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状,故名。多因饮食不节,外感风邪火毒及四时不正之气而发。
揭疮疤 jiē chuāng bā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疮痂 chuāng jiā 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冻疮 dòng chuāng 因冰冻而使局部皮肤组织破坏,所形成的疮。
金疮 jīn chuāng [incised
千疮百孔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到处都是洞和疮口。比喻破坏得非常严重。也形容人的弱点、毛病很多。也作“百孔千疮”。
棒疮 bàng chuāng 被棍棒打后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烂的疾病。
疮口 chuāng kǒu 溃疡处;创口。
口疮 kǒu chuāng 口腔粘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或口角处的糜烂
疮痍 chuāng yí (书)(名)创伤,比喻遭受战争灾害破坏后民生凋敝的景象:满目~。
疮疤 chuāng bā (名)疮愈后留下的疤。也比喻痛处或隐私。
裂裳衣疮 liè shang yī chuāng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洗疮汤 xǐ chuāng tāng 组成:黄连8两,黄芩8两,苦参8两。
疮疠 chuāng lì 疮痈等体表疾患。
疮肿 chuāng zhǒng 疮疖溃疡之疾。
灸疮疤 jiǔ chuāng bā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病疮 bìng chuāng 受伤有病。
瘭疮 biāo chuāng 瘭疽。
皴裂疮 cūn liè chuāng 中医病名,是发生于手足部的皮肤干燥粗糙,继而出现长短不一裂口的一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