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四大: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借指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并认为人身由这“四大”构成。佛教的说法,指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虚无的。常用来表示看破红尘。
与世无争 yǔ shì wú zhēng 指跟世人没有争执或争夺的处世态度。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超然物外 chāo rán wù wài 超然:超脱。物外:指尘世之外。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形容置身于某事之外。
知雄守雌 zhī xióng shǒu cí 道家提倡的一种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
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什么也不做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听天由命 tīng tiān yóu mìng 听:听凭,任凭。由:顺从。听任天意和命运。形容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也作“听天任命”。
笑看红尘 xiào kàn hóng chén 看破红尘 kànpò-hóngchén 旧小说与戏曲中常称繁华的人世为红尘。旧说那些当和尚、道士的人都是由于看破红尘才出家的。现在常指对国家与个人前途失掉信心,对理想、事业不感兴趣的思想为看破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