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
1、[
舌头]shé tou
1.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
2.指为侦察和了解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抓了个~。
2、[
口舌]kǒu shé
1.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是非。
2.指劝说、争辩、交涉时说的话:班长费了很多的~,才说服他躺下来休息。
3、[
鸭舌帽]yā shé mào
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略呈鸭嘴状的帽子。
4、[
毒舌]dú shé
不中听的、恶毒的话。
5、[
舌苔]shé tāi
舌面上的滑腻物质。正常时舌苔薄白,患病时舌苔有白、黄、黑、腻等变化,是中医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
6、[
咋舌]zé shé
咬着舌头,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闻者~。
7、[
结舌]jié shé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
8、[
饶舌]ráo shé
唠叨;多嘴:对这个问题我不想多~。
9、[
卷舌]juǎn shé
1.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晋 郭颁《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卷舌”。
2.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唐 李白《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巴 人皆卷舌。”明 刘基《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3.星名。《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4.喻邪佞之人。清 钱谦益《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5.把舌头卷起来。
10、[
喉舌]hóu shé
指说话的器官,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舆论或人: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
11、[
唇舌]chún shé
嘴唇和舌头。比喻说的话:大费~。
12、[
火舌]huǒ shé
比较高的火苗。
13、[
雀舌]què shé
茶名。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
14、[
舌战]shé zhàn
激烈辩论:一场~。诸葛亮~群儒。
15、[
长舌]cháng shé
长舌头,比喻爱扯闲话,搬弄是非:~妇。
16、[
舌骨]shé gǔ
舌中的骨头。
17、[
嚼舌]jiáo shé
1.信口胡说;搬弄是非:有意见当面提,别在背后~。
2.无谓地争辩:没工夫跟你~。‖也说嚼舌头(jiáo shé·tou)、嚼舌根(jiáo shé·gen)。
18、[
簧舌]huáng shé
簧鼓。
19、[
齿舌]chǐ shé
口舌,指人的议论。
20、[
谈舌]tán shé
舌头。借指谈锋。唐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宋 陆游《病中绝句》之六:“少时谈舌挟风雷,病后逢人口懒开。”宋 刘过《沁园春》词:“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
21、[
缩舌]suō shé
形容吃惊得说不出话。
22、[
莺舌]yīng shé
莺声。
23、[
哓舌]xiāo shé
犹饶舌。唠叨;多嘴。
24、[
鹊舌]què shé
茶名。
25、[
仪舌]yí shé
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26、[
重舌]zhòng shé
1.指通晓外族语言能口译者,今称译员。
2.中医学病症名。
27、[
说舌]shuō shé
无是生非,多嘴多舌。
28、[
佞舌]nìng shé
巧嘴;巧舌。
29、[
舌挢]shé jiǎo
舌头举起。形容惊异的样子。梁启超《新历史·论纪年》:“昔 上海 强学会之初开也,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当时会中一二俗士闻之,舌撟汗下色变。”
30、[
卖舌]mài shé
卖弄口舌。
31、[
説舌]shuō shé
嚼舌,搬弄是非。《红楼梦》第六九回:“只有 秋桐 碰见了,便去説舌,告诉 凤姐 説:‘奶奶名声,生是 平儿 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往园里去偷吃。’”
32、[
浇舌]jiāo shé
指饮酒。
33、[
唼舌]shà shé
形容巧言多语。
34、[
舌人]shé rén
古代的翻译官。《国语·周语中》:“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韦昭 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地理》:“译语人曰象胥,又曰舌人。”清 赵翼《同北野潄田观西洋乐器》诗:“年深习汉语,无烦舌人译。”
35、[
捻舌]niǎn shé
弄舌,说闲话。
36、[
截舌]jié shé
搬弄是非。
37、[
诡舌]guǐ shé
巧舌。指表面动听却虚诈不实的话。
38、[
母舌]mǔ shé
谓本民族的语言。
39、[
造舌]zào shé
弄舌。谓以言语挑拨搬弄。
40、[
过舌]guò shé
搬口舌,搬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