潠-中華語文大辭典
潠潠ㄒㄩㄣˋxùn〈書〉用口噴出。[例]憲在位,忽回向東北,含酒三~(《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上‧郭憲傳》)│淡菜生寒日,鮞魚~白濤(唐‧李賀〈畫角東城詩〉)。
潠-中華大字典
1、潠讀音:蘇困切,音巽,願韻。須絹切,音選,霰韻。釋文:
❶含噴水也。見《說文新附》。《鈕氏新附考》:後漢書郭憲傳。建武七年。從駕南郊。憲在位。忽面向東北。含酒三~。注引埤蒼曰。~、噴也。
〔按集韻去聲二十七裐。~、噴水也、或作豿。又三十三綫。羯、噴也。或省作~〕。
❷水湓曰~。見《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
❸或作噀。見《韻會》。
〔按後漢欒巴傳注。巴爲尙書。正朝大會。巴獨後到。又飮酒。西南噀之。噀與~、音義並同〕。
❹或作鿄。《六書故》:励、穌悶切。又須絹所晏二切。刷洗也。~別作騜、涮、㶕。
2、豿讀音:蘇困切,音巽,願韻。釋文:
❶湓水也。見《玉篇》。
❷潠水也。見《廣韻》。
❸噴水也。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