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ú
1、[
一幅]yī fú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2、[
幅度]fú dù
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动的大小:今年小麦增产的~较大。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3、[
画幅]huà fú
1.图画(总称)。美丽的田野是天然的~。
2.画的尺寸:~虽然不大,所表现的天地却十分广阔。
4、[
幅员]fú yuán
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广大。~辽阔。
5、[
不修边幅]bù xiū biān fú
《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原指不拘小节。后多用来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边幅:布帛的边缘,喻指人的仪表、衣着等。
6、[
条幅]tiáo fú
直挂的长条字画。单幅的叫单条,成组的(多为四幅)叫屏条,如四条屏。
7、[
大幅]dà fú
大幅就是幅度很大的意思。
8、[
小幅]xiǎo fú
幅面小的书画。
9、[
跌幅]diē fú
(价格等)下跌的幅度:近期物价~不大。
10、[
增幅]zēng fú
增长的幅度:产值~不大。
11、[
降幅]jiàng fú
(价格、利润、收入等)降低的幅度:商品零售价平均~2.5%。
12、[
横幅]héng fú
横的字画、标语、锦旗等:一条(张、幅)~。
13、[
振幅]zhèn fú
也叫波幅。在振动过程中振动的物理量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值。如振动弹簧的最大伸长、交变电流的最大电流强度等。
14、[
升幅]shēng fú
(价格、利润、收入等)上升的幅度:消费品价格~较大。
15、[
波幅]bō fú
在横波中,从波峰或波谷到横坐标轴的距离。(图见“横波”)
16、[
巨幅]jù fú
大幅。常用于书画等。
17、[
单幅]dān fú
1.条幅,单条。清 袁枚《新齐谐·随园琐记》:“白面小童跪床下,持一单幅,上书‘家政条条,人口寥寥’八字。”
2.谓全部内容集于单页的印刷品。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好心的编辑,还将它印了许多单幅,发给同志们留念。”
3.一幅。指布匹等织物宽度较狭。
18、[
步幅]bù fú
步幅为一步的距离,以脚的中心算。你走一步后,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你的步幅。成人正常步幅大约在65厘米左右。
19、[
幅面]fú miàn
布帛、呢绒等的宽度:~宽。~窄。
20、[
尺幅]chǐ fú
1.指小幅的纸或绢。清 钱杜《松壶画忆》卷下:“《秋桑老屋图》仅尺幅,衡翁 晚年快心之作也。”
2.泛称文章、画卷。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公》《穀》二传,先儒以为弟子问答之言,非如《左氏》勒为成书,原自不成尺幅。”清 方士庶《天慵庵笔记》卷上:“尝记 大痴老人 借居 虞山 琴川大师 兰若,作成尺幅相赠,以当僦金,世所称《僦金图》也。”
3.借指治理的范围。清 钱谦益《整饬徐淮道兵备岳骏声授中宪大夫制》:“尔治 徐 治 淮,东南要害,在尔尺幅,朕倚毗尔者良重。”
21、[
双幅]shuāng fú
双倍宽度。
22、[
调幅]tiáo fú
使载波的频率保持不变,而它的振幅依照所需传递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23、[
字幅]zì fú
写成条幅或横幅的书法作品。
24、[
员幅]yuán fú
幅员。指范围、疆域。
25、[
楮幅]chǔ fú
书写文章所用的纸张。
26、[
素幅]sù fú
用以作画的素绢。
27、[
幅轮]fú lún
犹幅员。
28、[
指幅]zhǐ fú
指幅是指手指的宽度。
29、[
立幅]lì fú
即立轴。
30、[
检幅]jiǎn fú
修整边幅。指注意细节。
31、[
片幅]piàn fú
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
32、[
斜幅]xié fú
即邪幅。犹今绑腿。
33、[
幅塞]fú sāi
充塞。
34、[
方幅]fāng fú
1.指规模方正。《南史·徐勉传》:“吾 清明门 宅无相容处。所以尔者,亦復有以。前割西边施 宣武寺,既失西厢,不復方幅。”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稽神枢一》:“齐 初,乃敕 句容 人 王文清,仍此主馆,号为 崇玄,开置堂宇厢廊,殊为方幅。”
2.指人品方正,端方。《北史·樊子盖传》:“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周礼·天官·宰夫》“书其能者,与其良者”唐 贾公彦 疏:“人虽无别行,而有方幅正直者也。”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二》:“士之稍方幅者,则惧其戾俗而不举矣。”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南朝 梁 沉约《修定乐书疏》:“《檀弓》残杂,又非方幅典誥之书也。”《陈书·姚察传》:“宫内所须方幅手笔,皆付 察 立草。”清 黄宗羲《与陈介眉庶事书》:“﹝吾兄﹞欲以章句扬於当时,委弃方幅典誥之书而不视。”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清 唐甄《潜书·去名》:“汉 人之作,文之末也,而况后之琐琐方幅者乎?”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四灵诸公之体,方幅狭隘,令人一览易尽,亦为不善变矣。”
5.犹法度;规矩。宋 叶适《丁少詹墓志铭》:“﹝ 少詹 ﹞纵笔所就,词雄意确,论事深眇,皆有方幅。”
6.指幅员;疆域。章炳麟《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以吾 支那 方幅之广,生齿之繁,文教之盛,曾不不逮是偏国寡民乎?”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世说新语·巧艺》“支公 以围棊为手谈”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语林》:“王 以围棊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李氏 在世,得方幅齿遇。”余嘉锡 笺疏:“六朝 人谓凡事之出于光明显著者为方幅。此言‘方幅齿遇’,犹言正当礼遇之也。”《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詔切之,令自为其所。”《南史·梁豫章王综传》:“方幅出行,垂帷於舆。每云恶人识其面也。”
35、[
梭幅]suō fú
即梭服。
36、[
幅练]fú liàn
成幅的白练。
37、[
余幅]yú fú
剩馀的篇幅。
38、[
幅巾]fú jīn
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
39、[
笺幅]jiān fú
笺纸,信笺。
40、[
鱼幅]yú fú
指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