芑-中華語文大辭典
芑芑ㄑ丨ˇqǐ1.古書上指一種粟。2.植物名。即山萵苣。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葉呈披針形或橢圓形,表面綠色,背面有白粉,莖直立,開黃色花。可供食用,也可用來飼養牲畜。
芑-辞源3
【芑】7画 4471·7 qǐ ㄑㄧˇ 墟里切,上,止韻,溪。之部。㊀穀類植物名。指白苗的粱和粟。詩 大雅 生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麇維芑。”爾雅 釋草:“芑,白苗。”注:“今之白粱粟,皆好穀。”㊁野菜名。同“䔇”。詩 小雅 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上:“芑菜,似苦菜也,莖青白色,摘其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爲茹。”㊂木名。山海經 東山經:“(東始之山)上多蒼玉,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其名曰芑,可以服馬。”注:“以汁塗之,則馬調良。”㊃通“杞”。山海經 東山經:“(餘峩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荆芑。”南山經 虖勺之山作“荆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