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ǎi
1、[
买卖]mǎi mai
1.指商店。
2.东西;家伙;货色。
3.行者暗笑道:原来是这个买卖!--《西游记》
2、[
买菜]mǎi cài
即苦荬菜。又称荬菜、苦菜。
3、[
购买]gòu mǎi
买:~年货。
4、[
买家]mǎi jiā
买主。
5、[
买单]mǎi dān
1.金融市场作为买入凭证的单据。
2.见〖埋单〗。
6、[
买进]mǎi jìn
为弥补股份或商品的空额的买进行为或过程。
7、[
买方]mǎi fāng
1.指买入的一方买方市场。
2.买者;购进货物者。
8、[
竞买]jìng mǎi
竞相报价,争取买到:叫价~。~失败。
9、[
买手]mǎi shǒu
方言。采购员。
10、[
买账]mǎi zhàng
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佩服或服从(多用于否定式):不知道他这次~不~。不买他的账。
11、[
买好]mǎi hǎo
(言语行动上)故意讨人喜欢:献媚~。
12、[
买断]mǎi duàn
买下交易对象的全部占有权,卖主跟该对象有关的经济关系终止:~经营权。
13、[
买主]mǎi zhǔ
货物或房产等的购买者:这批货有了~了。
14、[
收买]shōu mǎi
1.收购:~旧书。~废铜烂铁。
2.用钱财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使受利用:~人心。
15、[
买通]mǎi tōng
用金钱或物质收买人以便办成某些事情。
16、[
采买]cǎi mǎi
选择购买(物品)。
17、[
买价]mǎi jià
买进的价格。
18、[
买醉]mǎi zuì
买酒痛饮,多指借酒行乐或消愁。
19、[
买办]mǎi bàn
1.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
2.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20、[
买帐]mǎi zhàng
亦作“买账”。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敬佩或服从。多和否定副词“不”连用。
21、[
买春]mǎi chūn
买酒。
22、[
赎买]shú mǎi
国家有代价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23、[
置买]zhì mǎi
置办,采买。
24、[
贿买]huì mǎi
1.用贿赂收买。
2.用贿赂收买的行为或事例。
25、[
先买]xiān mǎi
先于他人购买的行为或权利。
26、[
买灯]mǎi dēng
宋 熙宁 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 赵顼 要买 浙 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苏轼 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 神宗 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 苏轼《谏买浙灯状》。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买灯莫费 东坡 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27、[
买和]mǎi hé
1.出钱私下了结官司。《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刘子明 将妻 郭二娘 作妹,凭媒受讫 王万四 财钱,嫁与本人为妻。后知事发,王万四 又用钞四十两买和,即係违法事理。”《禅真逸史》第三二回:“张太公 又央人在衙门里上下使钱,保正、排邻俱送了财物,黄氏 处又托亲邻买和。”
2.旧指边将贿赂敌人以买取和好。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大周 平日深愤边政紊乱,每年将官与挞虏买和,总督虚张报捷,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28、[
买压]mǎi yā
买股票的人很多,而卖股票的人却很少。
29、[
买祸]mǎi huò
招致祸患。《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
30、[
买取]mǎi qǔ
买。取,语助词。
31、[
买帆]mǎi fān
雇船。
32、[
预买]yù mǎi
宋 代,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绸绢偿还,谓之预买。
33、[
买虚]mǎi xū
犹言弄虚作假。
34、[
买名]mǎi míng
以钱财换取名声;追逐名誉。
35、[
扑买]pū mǎi
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代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承包者按定额向官府纳税,超额的归承包人。元 沿 宋 制,但包税范围更扩大。宋 王得臣《麈史》卷上:“二曰酒茶,乃 景德 以前,因扑买县酒,其课利计茶以纳。”《元典章·圣政二·薄税敛》:“诸处酒税等课已有定额,商税三十分取一,毋得多取,若於额上办出增餘,额自作额,增自作增,仍禁诸人扑买。”参阅《宋史·食货志下七》、《元史·食货志二》。
36、[
买忧]mǎi yōu
谓招惹忧愁。
37、[
买子]mǎi zǐ
用钱买来的儿子。
38、[
买赋]mǎi fù
典出 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 復得亲幸。”后以“买赋”喻失意后想方设法,以图再起。唐 李白《白头吟》之二:“闻道 阿娇 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明 梅鼎祚《玉合记·嗣音》:“归来佩印还如斗,又何须买赋《长门》后。”《隋唐演义》第九九回:“我昔年曾欲以千金买赋,效 长门 故事。”
39、[
买检]mǎi jiǎn
买卖商检。
40、[
买活]mǎi huó
1.雇用。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但这些饭和这些钱是主人的恩惠,我们受着他的买活便不能不尽我们的奴隶的劳力。”
2.买通;收买。聂绀弩《废话(滑稽戏)》:“我怎么不说呢?可是问官也受了他的买活,用许多刑罚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