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
1、[
氐宿]dī xiù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也称天根。
2、[
氐首]dī shǒu
俯首。
3、[
回氐]huí dī
墨神。
4、[
角氐]jiǎo dī
同“角抵”。《汉书·张骞传》:“大角氐,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氐奇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
5、[
氐房]dī fáng
星宿名。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及第四宿。
6、[
氐羌]dī qiāng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氐 族与 羌 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7、[
氐人]dī rén
氐 族人。
8、[
青氐]qīng dī
古代少数民族 氐 的一支。
9、[
大氐]dà dī
大抵;大都。
10、[
糹氐]sī dī
是一个汉字。读dī。丝滓的意思。
11、[
本氐]běn dī
根本。
12、[
氐贱]dī jiàn
低廉。《汉书·食货志下》:“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颜师古 注:“贵即为卬,贱则为氐。”
13、[
白氐]bái dī
古代少数民族名。西夷的一部。
14、[
氐酋]dī qiú
氐 族的首领。《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神龟 元年春正月甲子,詔以 氐 酋 杨定 为 阴平王。”《北史·魏纪四·氐传》:“清 水 氐 酋 李鼠仁 据地作乱。”
15、[
巴氐]bā dī
氐 人的一支。东汉 末,自 巴西(治今 四川 阆中县)、宕渠(治今 四川 渠县 东北)郡北徙于 汉中 杨车板,号为 杨车巴。魏武帝 时,首领 李虎 率族众500余户附 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 略阳 北(今 甘肃 秦安县 东南),遂号为 巴氐。西晋 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 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 四川。首领 李特 乘机拥兵割据,于 西晋 太安 二年(公元303年)建立 成汉 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16、[
槃头氐]pán tóu dī
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氐族的一支。《周书·苏椿传》:“其年,破 槃头氐 有功,除散骑常侍,加大都督。”
17、[
氐土貉]dī tǔ mò
神话传说中二十八宿神之一。
18、[
白马氐]bái mǎ dī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氐族的一部。汉武帝 元鼎 六年于其地置 武都郡。分布在今 四川 西北部及 甘肃 南部。亦省称“白马”。《史记·西南夷列传》:“自 冄駹 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 最大,皆 氐 类也。”司马贞 索隐:“夷邑名,即 白马氐。”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陇右 成州、武州 皆 白马氐,其豪族 杨氏 居 成州 仇池山 上。”《魏书·氐传》:“氐 者,西夷之别种,号曰 白马。”
19、[
于氐根]yú dī gēn
指 汉 末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的称号。
20、[
氐州第一]dī zhōu dì yī
词牌名。又称《熙州摘遍》。双调,一○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或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