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ì
1、[
蜕变]tuì biàn
1.原子核自发放射一个α粒子或β粒子,同时自身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2.泛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2、[
蜕皮]tuì pí
昆虫等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坚硬的几丁质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蜕去几丁质层,长出新的表皮的过程。昆虫发育过程中定期蜕皮,可使虫体增大和继续发育。
3、[
蝉蜕]chán tuì
1.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可入药。
2.比喻解脱。
4、[
蜕壳]tuì ké
1.犹蜕皮。
2.指遗骸。
5、[
蜕化]tuì huà
1.昆虫的幼虫脱皮后,增大体形或变为另一种形态。
2.比喻人的品质变坏,腐化堕落。
6、[
蛇蜕]shé tuì
中药上指蛇蜕下来的皮,用来治惊风、抽搐、癫痫等。
7、[
化蜕]huà tuì
犹蜕化。鲁迅《集外集拾遗·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说明》:“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8、[
尘蜕]chén tuì
谓世俗的躯壳。
9、[
蜕鳕]tuì xuě
是一群交流“动物百科”的学生对期末考试其中一种结果的比喻。
10、[
遗蜕]yí tuì
1.蜕皮。
2.遗弃形骸。指尸解;仙逝。
3.僧、道认为死是遗其形骸而化去,故称其尸体为“遗蜕”。
4.遗迹;遗留物。
5.指化石。
11、[
蜕骨]tuì gǔ
1.脱骨。
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12、[
演蜕]yǎn tuì
演变。
13、[
蜕留]tuì liú
遗留,残存。
14、[
蜕嬗]tuì shàn
蜕变演化。
15、[
蜕脱]tuì tuō
谓脱去皮囊而仙化。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归 刘 数年,一日,趺坐而化,若蜕脱者。”
16、[
蜕委]tuì wěi
死亡的婉词。
17、[
圣蜕]shèng tuì
谓历史上的圣贤豪杰都已化为陈迹。喻世事变化。
18、[
蜕演]tuì yǎn
蜕化演变。 李大钊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企于自然进化之程,少加以人为之力,冀其迅速蜕演,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19、[
龙蜕]lóng tuì
1.传说中龙所脱的皮。
2.指蛇蜕。
20、[
蜕衣]tuì yī
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
21、[
蜕濯]tuì zhuó
清除,洗涤。
22、[
蚕蜕]cán tuì
蚕眠起所脱的皮。
23、[
仙蜕]xiān tuì
1.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实即干尸。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见其二齿、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白云观》:“白云观,亦 元 时旧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师 于观内搆 处顺堂,置幽宫以藏仙蜕。”
2.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24、[
蜕形]tuì xíng
蜕变而成的形式。
25、[
蜕质]tuì zhì
遗体,遗骨。
26、[
委蜕]wěi tuì
1.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金 王若虚《感秋》诗:“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明 张居正《葬地论》:“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惊问,则 端娘 已毙牀上,委蜕犹存。”
2.羽化。唐 刘禹锡《含辉洞述》:“意其尝为食霞御气者之所游息委蜕而去不知其几千百年。”
3.用为死亡的婉词。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委蜕亦何恨,吾皃已长鬣。”王闿运《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沴,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27、[
鹤蜕]hè tuì
修道者羽化登仙时遗下的躯壳。比喻修道者或隐士的遗物。
28、[
蚴蜕]yòu tuì
细腰蜂。
29、[
坐蜕]zuò tuì
坐脱;坐化。
30、[
人蜕]rén tuì
旧时迷信谓人的灵魂脱离肉体。
31、[
蜩蜕]tiáo tuì
1.蝉蜕壳。比喻超脱尘世。
2.蝉脱下的壳。
32、[
蜕解]tuì jiě
犹尸解。
33、[
蜕蝉]tuì chán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34、[
蜕骸]tuì hái
道家谓解脱仙去。
35、[
蜕迹]tuì jì
遁迹隐去。
36、[
凤凰蜕]fèng huáng tuì
指孵出鸡雏的蛋壳。
37、[
蜕故孳新]tuì gù zī xīn
犹言去旧生新。黄人《<清文汇>序》:“有一代之政教風尚,則有一代之學術思想,蜕故孳新,瞤息不可復省,而有爲之攝影者曰史,而有爲之留聲者曰文。”
38、[
今蝉蜕殻]jīn chán tuì qiào
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三国志平话》卷上:“吕布 發箭射 孫堅,孫堅 使今蟬蜕殻計。”参见“今”。
39、[
残尸败蜕]cán shī bài tuì
腐烂的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