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í
1、[
鼻子]bí zi
人或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头部,有两个孔。
2、[
鼻青脸肿]bí qīng liǎn zhǒng
鼻子青了,脸也肿了,形容面部被碰伤或打伤的样子。也比喻遭到严重打击或挫折的狼狈相。
3、[
鼻祖]bí zǔ
始祖,比喻创始人。
4、[
鼻腔]bí qiāng
鼻子内部的空腔,分左右两个,壁上有细毛。上部黏膜中有嗅觉细胞,能分辨气味。
5、[
鼻音]bí yīn
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例如普通话语音的m,n,ng(ŋ)等。
6、[
鼻炎]bí yán
由于感染、过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鼻粘膜炎症。
7、[
鼻梁]bí liáng
鼻子隆起的部分:高~。塌~儿。也叫鼻梁子。
8、[
鼻涕]bí tì
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9、[
鼻孔]bí kǒng
鼻腔跟外面相通的孔道。
10、[
鼻塞]bí sè
鼻子不通气。
11、[
扑鼻]pū bí
(气味)直扑鼻孔,形容气味浓烈:香气~。玫瑰发出~的芳香。
12、[
刺鼻]cì bí
谓气味呛鼻难闻。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 一家跟着茶房走进去时,立刻闻到刺鼻的油腥味儿。”《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纸盒不断地晃荡,经常有刺鼻的气味。”
13、[
鼻翼]bí yì
鼻尖两旁的部分。通称鼻翅儿。
14、[
鼻头]bí tóu
1.鼻端;鼻尖。
2.即鼻子。
3.器物上的突起部分。一般有孔,便于系绳。
4.方言。称奴仆。
15、[
鼻窦]bí dòu
鼻旁窦的通称。
16、[
鼻尖]bí jiān
鼻子末端最突出的部分。也叫鼻子尖儿。
17、[
鼻烟]bí yān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壶。
18、[
鼻屎]bí shǐ
鼻牛。
19、[
鼻毛]bí máo
长在鼻腔内的细毛。
20、[
鼻甲]bí jiǎ
把鼻腔分成窄缝的骨组织,左右鼻腔内各有三个,能使吸入的气流变得缓慢。
21、[
鼻衄]bí nǜ
1.鼻出血。单侧出血见于外伤、鼻腔感染、鼻腔肿瘤等。双侧出血则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白血病、高血压、维生素C或维生素K缺乏等。
2.中医病证名。由外伤、肝火偏旺等所致。衄(nǜ)。
22、[
鼻饲]bí sì
用特制的管子通过鼻腔插入胃内,把流食或药液灌进去。
23、[
鼻酸]bí suān
鼻子发酸,比喻悲伤心酸:此情此景,令人~。
24、[
鼻环]bí huán
戴在鼻部的圆环状装饰物。
25、[
鼻渊]bí yuān
病名。俗称“脑漏”。鼻孔中常流黄色腥臭浊涕。久则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甚或头目眩晕。
26、[
鞍鼻]ān bí
鼻部畸形的一种,鼻梁中间凹陷,由鼻部外伤、梅毒、结核等引起。
27、[
鼻观]bí guān
鼻孔,也指嗅觉。
28、[
鼻疽]bí jū
马、驴、骡的一种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鼻涕带脓,鼻腔内有溃斑。也能使人感染。
29、[
针鼻]zhēn bí
针尾穿线的孔。
30、[
响鼻]xiǎng bí
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
31、[
鹅鼻]é bí
山谷名。在 浙江 秦望山。
32、[
大鼻]dà bí
寓意指俄国人,原意指人的鼻子比较大。
33、[
鼻板]bí bǎn
脊椎动物鼻的原基。
34、[
歕鼻]pēn bí
1.使鼻通气。
2.喷出鼻涕。
35、[
鼻根]bí gēn
1.鼻梁上端与额部相连处。
2.佛教语。谓鼻,六根之一。
36、[
鼻吹]bí chuī
谓以鼻吹奏乐器。
37、[
鼻风]bí fēng
指鼻子呼出的气。
38、[
鼻洟]bí yí
鼻涕。
39、[
鼻疔]bí dīng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0、[
鼻选]bí xuǎn
用鼻子闻其气味而加以选择。宋 陶穀《清异录·果》:“瓜最盛者,无逾 齐 赵,车担列市,道路浓香,故彼人云,未至舌交,先以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