讇-辞源3
【讇】23画 0762·0 chǎn ㄔㄢˇ 丑琰切,上,琰韻,徹。談部。用卑順的態度奉承人。同“諂”。禮 少儀:“頌而無讇,諫而無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三 五行相勝:“讇順主指,聽從爲比,進主所善,以快主意。”
讇-中華大字典
1、讇讀音:丑琰切,覘上聲,琰韻。釋文:
❶䛕也。或从臽。見《說文》。《互詳諂字》。
❷傾身以自下也。《禮記玉藻》:卑毋~。
❸橫求見容也。《禮記少儀》:頌而無~。
❹佞也。見《玉篇》。
2、讇讀音:余廉切,音鹽,鹽韻。釋文:過恭也。禮。立容辨。卑無~。見《集韻》。
3、讇讀音:時占切,音蟾,鹽韻。釋文:寐也。見《集韻》。
〔按類篇作寐言〕。
4、諂讀音:丑琰切,音讇,琰韻。釋文:
❶讇或字。《說文》:讇。䛕也。~。讇或从臽。
〔按經典多作~〕。
❷猶佞也。《公羊隱四年傳》:公子翬~于隱公。
❸媚也。《左襄三年傳》:稱其讐不爲~。
❹~之言陷也。《荀子脩身》:以不善先人者謂之~。
❺希意道言謂之~。見《莊子漁父》。
❻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見《荀子臣道》。
❼非分橫求曰~也。見〔論語學而貧而無~皇疏〕。
〔按朱注云。卑屈也〕。
❽~笑。強笑也。《孟子滕文公》:脅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