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1、[
依靠]yī kào
1.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群众。~组织。
2.可以依靠的人或东西:女儿是老人唯一的~。
2、[
依次]yī cì
按照次序:~入座。~就诊。
3、[
依旧]yī jiù
依然像从前一样。
4、[
依赖]yī lài
1.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性。不~别人。
2.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工业和农业是互相~、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5、[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6、[
依然]yī rán
照往常,依旧。
7、[
依法]yī fǎ
1.按照成法:~炮制。
2.按照法律:~惩办。
8、[
依据]yī jù
1.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基础:~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专家的鉴定,这是汉代的遗物。
2.作为论断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理论~。判断要有~。
3.以某种事物为依据:你这样说~什么?
9、[
依托]yī tuō
1.依靠:无所~。
2.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假借某种名义:~古人。~鬼神,骗人钱财。
10、[
依照]yī zhào
1.依从;听从:我们报销差旅费,向来~这个规定。
2.以某事物为根据照着进行;按照:~他说的去做。~原样复制一件。
11、[
依附]yī fù
1.附着:凌霄花~在别的树木上。
2.依赖
3.;从属:~权贵。
12、[
相依]xiāng yī
互相依靠:唇齿~。~为命。
13、[
依恋]yī liàn
留恋;舍不得离开:~故园。~之情。
14、[
依稀]yī xī
(印象、记忆)模模糊糊: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
15、[
依存]yī cún
(互相)依附而存在。
16、[
依偎]yī wēi
亲热地靠着;紧挨着:孩子~在奶奶的怀里。
17、[
依依]yī yī
1.形容柔弱的东西摇摆的样子:杨柳~。
2.留恋,不忍分离:~不舍。
18、[
皈依]guī yī
1.也作归依。
2.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叫三皈依。
3.泛指全心全意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19、[
不依]bù yī
1.不听从;不依顺:孩子要什么,她没有~的。
2.不允许;不宽容:~不饶。你要不按时来,我可~你。
20、[
依仗]yī zhàng
倚仗。
21、[
依从]yī cóng
顺从:万难~。
22、[
依傍]yī bàng
1.依靠。
2.模仿(多指艺术、学问方面):艺术家要善于创新,不要一味~前人。
23、[
依约]yī yuē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明 梅鷟《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唐 刘兼《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宋 晏殊《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明 文徵明《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胡怀琛《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唐 元稹《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宋 苏轼《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四章:“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缠绵。元 舒逊《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明 吴承恩《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24、[
依循]yī xún
依照;遵循:处理这些问题要严格~法律规定。
25、[
依样]yī yàng
照样;依旧。
26、[
偎依]wēi yī
偎:一对情人相互~着低低细语。
27、[
依归]yī guī
1.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的利益为~。
2.依托;依靠:无所~。
28、[
归依]guī yī
1.同“皈依”(guīyī)。
2.投靠;依附:无所~。
29、[
依止]yī zhǐ
依托;依附。
30、[
依凭]yī píng
1.依靠:孤身在外,无所~。
2.指证据;凭证。
31、[
依恃]yī shì
倚仗;依赖。
32、[
凭依]píng yī
根据;倚靠:无所~。
33、[
依顺]yī shùn
顺从:他说得有理,也就~了他。
34、[
依随]yī suí
顺从:丈夫说什么她都~。
35、[
依违]yī wéi
依从或违背,指模棱、犹豫:~两可。~不决。
36、[
依负]yī fù
倚恃;依附。
37、[
軵依]rǒng yī
辅依。
38、[
依讬]yī tuō
1.亦作“依托”。伪仛;假托。《汉书·艺文志》:“《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託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虎口馀生记》:“且 光绪 丁丑上距甲申已二百三十四年,何以朱墨如新,必依託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关于他的先人之所以移居到 碎叶 的经过,在三十五年前,陈寅恪 发表过《李太白氏旅之疑问》……认为是完全出于‘依托’。”
2.倚傍;依靠。《后汉书·丁鸿传》:“依託权门,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诛。”唐 杜荀鹤《乱后旅中遇友人》诗:“莫因乱世轻依託,须学前贤隐姓名。”明 瞿佑《剪灯新话·翠翠传》:“妾病必不起,乞埋骨兄侧,黄泉之下,庶有依託。”峻青《东去列车》二:“她觉得似乎失去了一点什么依托,常常感到空虚。”
39、[
挟依]jiā yī
倚仗。
40、[
倍依]bèi yī
谓朝会时背对天子座后的斧文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