驵-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駔驵-汉语大词典
驵(I)z?ng
ㄗㄤˇ
zu
ㄗㄨˋ
〔《广韵》子朗切,上荡,精。〕
〔《广韵》徂古切,上姥,从。〕
1.(又读zu)壮马;骏马。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六》:“景公游于灾,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
张纯一校注:“言公意求速至,趋驾乘舆,用壮马而驱之。”
●《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驽骡与乘驵兮,杂班駮与阘茸。”
王逸注:“乘驵,骏马也。”
2.马匹交易的经纪人。泛指市侩。
●《吕氏春秋·尊师》:“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
高诱注:“驵,廥人也。”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海井》:“商嘻笑偿以三百,即取钱付驵。”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
3.粗大。
●《尔雅·释言》:“奘,驵也。”
郭璞注:“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管子·侈靡》:“上信而贱文,好缘而好驵。”
●郭沫若等集校:“丁士涵云:‘驵,犹粗也。’沫若案:‘好缘而好驵,当作好缘而嫌驵,嫌与好草书形近致误……驵训粗,以丁说为是。’”
4.平庸。参见“驵工”。
5.驱。
●《晋书·挚虞传》:“纚鹪明以承旗兮,驵天马而高驰。”
6.盛饰。
驵(II)z?
ㄗㄨˇ
〔《字汇》总五切〕
1.通“组”。
●《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郑玄注:“驵读为组……以组穿联六玉沟瑑之中以敛尸。”
2.通“阻”。
●《墨子·非命上》:“上以说王公大人之听治,下以驵百姓之从事。”
●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驵,阻字假音。”
3.通“怚”。骄。
●《吕氏春秋·审应》:“战者,不习也;使人战者,严驵也。”
陈奇猷校释:“高注:驵,骄。毕沅曰:驵与怚、姐同。奇猷案:驵系市侩之意……非此文之义,故毕谓驵为怚、姐之假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