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中華語文大辭典
派ㄆㄞˋpài1.有相同主張、理念、見解、作法乃至作風等的群體。[例]學~|流~|黨~|桐城~。2.作法;風度。[例]為人正~|~頭兒|氣~。3.差遣;安排。[例]指~︱~車接送︱~人陪同。4.分攤;攤派。[例]~糧|~款|~費。5.把過失推卸給別人;指責。[例]編~是非|不要隨便~我的不是。6.一種帶餡的西式烘焙餐點,主要材料為麵粉、奶油、果醬或巧克力等。[例]蘋果~|奶油蛋黃~。(英pie)7.〈書〉江河的支流。[例]楚塞三湘接,荊門九~通(唐‧王維〈漢江臨汎詩〉)。8.量詞:(1)用於計算派別。[例]對這問題的看法可分兩~。(2)用於計算語言、景象、形勢等。[例]一~胡言|一~興旺景象|一~大好形勢。
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派 pài
① 名水的支流。左思《吴都赋》:“百川~别,归海而汇。” 引 :泛指流派支系。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别~驱杨墨,他镳并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