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魯鲁-汉语大词典
鲁(I)l?
ㄌㄨˇ
〔《广韵》郎古切,上姥,来。〕
1.迟钝,笨拙。
●《论语·先进》:“参也鲁。”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二》:“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
2.粗鲁,粗俗。
●宋周羽翀《三楚新录》卷一:“希范(马希范)轻薄公子,睹维翰(桑维翰)形短而腰长,语鲁而且丑,不觉绝倒而笑之。”
3.周代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兖州东南至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一带。
●《史记·周本纪》:“﹝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4.地区名。
●春秋时鲁国故地,秦汉以后仍沿称这些地区为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
●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明李东阳《武城怀古》诗:“野堠连东鲁,荒城北带河。”
5.今山东省的简称。
6.姓。
鲁(II)lǚ
ㄌㄩˇ
〔《集韵》两举切,上语,来。〕
同“旅”。
1.陈述。
●《史记·周本纪》:“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尚书序》云‘旅天子之命’。”
按,今本《书·微子之命》:“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孔传:“已得唐叔之禾,遂陈成王归禾之命,而推美成王。”
2.旅行。参见“鲁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