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1、[
俚语]lǐ yǔ
只在某一地区内通行的比较土俗的口语词。如北京土话中的“颠儿”(跑或溜的意思),上海话中的“勿搭界”(沾不上边的意思)。
2、[
俚俗]lǐ sú
粗俗。
3、[
俚曲]lǐ qǔ
通俗的歌曲。也叫俗曲。
4、[
俚洞]lǐ dòng
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区。
5、[
俚亵]lǐ xiè
粗俗淫秽。
6、[
俚歌]lǐ gē
民间歌谣。
7、[
俚人]lǐ rén
1.粗俗之人。
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8、[
陋俚]lòu lǐ
浅陋鄙俗。
9、[
俚民]lǐ mín
百姓;平民。
10、[
俚鄙]lǐ bǐ
粗俗,不文雅。
11、[
无俚]wú lǐ
百无聊赖;没有寄托。
12、[
俚词]lǐ cí
粗俗不雅的文辞。
13、[
村俚]cūn lǐ
乡村民间。
14、[
俚窳]lǐ yǔ
俚俗,粗劣。
15、[
俚赖]lǐ lài
聊赖,寄托。清 陈维崧《摸鱼儿·哭王生》词:“记年来,百无俚赖,聊将小令閒做。”
16、[
俚浅]lǐ qiǎn
粗俗浅陋。
17、[
俚柔]lǐ róu
南诏 语“百姓”的音译。
18、[
俚室]lǐ shì
普通百姓家庭。
19、[
俚謡]lǐ yáo
民间歌曲。
20、[
俚辞]lǐ cí
粗俗浅陋的辞语。
21、[
俚谚]lǐ yàn
民间谚语。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俚谚云:‘ 赵老 送灯臺,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鲁迅 《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
22、[
野俚]yě lǐ
犹鄙俗。
23、[
鄙俚]bǐ lǐ
粗俗;浅陋:文辞~,不登大雅之堂。
24、[
俚谣]lǐ yáo
民间歌曲。
25、[
俚儒]lǐ rú
见识浅陋的儒生。宋 陆游《谢参政启》:“分章析句于蓬枢瓮牖之下,学但慕于俚儒。”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年来俚儒之稍通音律者,伶人之稍习文墨者,动輒编成一传。自谓得 沉吏部 九宫正音之秘。”
26、[
质俚]zhì lǐ
质朴俚俗。
27、[
俚谈]lǐ tán
1.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2.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
28、[
俚近]lǐ jìn
俚俗浅近。
29、[
鬝俚]qiān lǐ
即瘌痢头。
30、[
俚医]lǐ yī
医术粗浅的民间医生。
31、[
俚野]lǐ yě
粗鄙,不文雅。
32、[
俗俚]sú lǐ
通俗或粗俗。
33、[
蛮俚]mán lǐ
见“蛮里”。
34、[
下俚]xià lǐ
1.同“下里”。唐 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生小下俚住,不曾州县门。”五代 罗隐《谗书·市傩》:“儺之为名,著於时令矣。自宫禁至於下俚,皆得以逐灾邪而驱疫癘。”
2.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宋 岳珂《桯史·尊尧集表》:“是知当时公议,虽小夫下俚,犹不愜,不特 了翁 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王之奂》:“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道经又有命 张良 注《度人经》勑表,其文辞絶类 宋 人之下俚者,至官秩亦然,可发一笑。”
35、[
哇俚]wā lǐ
鄙俗。
36、[
俚巷]lǐ xiàng
指民间。
37、[
芜俚]wú lǐ
谓芜杂粗俗。
38、[
俚率]lǐ lǜ
粗俗直率。
39、[
俚妇]lǐ fù
民间妇女。
40、[
浅俚]qiǎn lǐ
浅显粗俗。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宋 人赞 坡‘嘻笑怒駡,皆成文章’,岂笔之於书,浅俚若是乎?”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然观教会中所刊《新》、《旧约》等书,其假託附会,故神其説,虽 中国 之小説若《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书,尚不至如此浅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