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ū
1、[
租界]zū jiè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
2、[
减租减息]jiǎn zū jiǎn xī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3、[
收租]shōu zū
原意是指收取租赁或租用某物的费用。
4、[
租金]zū jīn
租房屋、土地或物品的钱。
5、[
租用]zū yòng
以归还原物并付给一定代价为条件而使用别人的东西:~家具。
6、[
出租]chū zū
收取一定的代价,让别人暂时使用:~图书。~房屋。
7、[
租约]zū yuē
确定租赁关系的契约。
8、[
租房]zū fáng
由一个承租人或家庭租用的一个单间或一套房间。
9、[
转租]zhuǎn zū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其承租物租给第三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
10、[
租赁]zū lìn
1.租用:~了两间平房。
2.出租:这家公司向外~建筑机械。
11、[
租车]zū chē
输纳租赋的车辆。
12、[
房租]fáng zū
租房屋的钱。
13、[
租借]zū jiè
1.租用:~剧场开会。
2.出租:修车铺~自行车。
14、[
租户]zū hù
租用房屋或物品的人。
15、[
短租]duǎn zū
伴随协同消费模式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房屋租赁形式。
16、[
月租]yuè zū
按月计算的租金。如:我想租几间住房,月租不论,唯求环境安静。
17、[
招租]zhāo zū
招人租赁(房屋):~启事。
18、[
包租]bāo zū
1.为了转租而租进房屋或田地等。
2.租种土地时,不管年成丰歉都按规定数额交租,叫做包租。
3.在一段时期内专由某方租用:~汽车。
19、[
地租]dì zū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 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地租具有不同的性质,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
20、[
租地]zū dì
租借耕种的一块土地。
21、[
退租]tuì zū
地主把多收的租粮退还给农民。
22、[
租价]zū jià
出租的价格。
23、[
租船]zū chuán
由于出租金而获得船的使用权。
24、[
租税]zū shuì
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
25、[
租让]zū ràng
把土地、物品等出租给别的人或国家。
26、[
租种]zū zhǒng
承租他人的土地来耕种。
27、[
租费]zū fèi
租金。
28、[
租子]zū zi
地租:交~。收~。
29、[
批租]pī zū
批准租用(土地):工业~用地呈上升势头。
30、[
湿租]shī zū
一种租赁方式,在租赁设备、交通工具等时,同时配备操纵、维修人员(跟“干租”相对):~大型客机。
31、[
租佃]zū diàn
出租和承租(土地):~关系。
32、[
免租]miǎn zū
免缴租税。《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 八年九月﹞甲辰,詔今年遭蝗之处免租。”古连《八乡山第一仗》:“轰轰烈烈地向地主进行免租、免债、免税的斗争。”
33、[
顶租]dǐng zū
旧时以实物或劳力顶替地租。舞剧《<白毛女>主旋律乐谱·剧情说明》:“喜儿 在 黄 家受尽虐待,坚强不屈。在 黄 家顶租干活的 张二婶,不时地关心着 喜儿。”
34、[
诟租]gòu zū
谓骂骂咧咧地催交租税。唐 李贺《章和二年中》诗:“关中 父老百领襦,关东 吏人乏詬租。”清 陈维崧《地震行》:“诛求 江 左尚官府,詬租胥隷打门怒。”
35、[
租出]zū chū
暂未释义
36、[
复租]fù zū
免除赋税。《魏书·太宗纪》:“丁卯,幸 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復租一年。”
37、[
还租]hái zū
交租。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农夫终岁勤动,还租之后,不彀二三月饭米,即望来岁麦熟,以为种田资本。”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 咸丰 二年﹞农民盟约,还租祗有五分,否则全欠,业主俯就。”清 陆筠《海角续编》:“佃户以为业经完粮,咸不愿还租,是年业户收租皆有名无实。”
38、[
抗租]kàng zū
抗缴地租。《清史稿·食货志一》:“至是以抗租胶葛,定议民租田,令公司补价承业,资八旗生计焉。”茅盾《子夜》七:“今年不行,到处抗租暴动!”
39、[
租挈]zū qiè
收田租的约令。挈,通“契”。
40、[
卖租]mài zū
谓出卖收取地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