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1、[
托起]tuō qǐ
支撑起来。
2、[
衬托]chèn tuō
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绿叶把红花~得更加鲜艳美丽。
3、[
烘云托月]hōng yún tuō yuè
本指绘画的技法,渲染云彩以衬托月亮。比喻着意描绘和渲染周围事物以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4、[
摩托车]mó tuō chē
摩托
5、[
全盘托出]quán pán tuō chū
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6、[
托运]tuō yùn
委托运输部门运(行李、货物等):~行李。
7、[
托管]tuō guǎn
1.由联合国委托一个或几个会员国在联合国监督下管理还没有获得自治权的地区。
2.委托管理或保管:~项目。
8、[
委托]wěi tuō
请人或机构等代办:这事就~你了。
9、[
信托]xìn tuō
1.信任人,把事情托付给他:大伙儿~你,你就大胆去办吧。
2.属性词。经营别人委托购销的业务的:~部。~公司。
10、[
依托]yī tuō
1.依靠:无所~。
2.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假借某种名义:~古人。~鬼神,骗人钱财。
11、[
摩托]mó tuō
1.内燃机。
2.装有内燃发动机的两轮车或三轮车。也叫摩托车。
12、[
托福]tuō fú
1.客套话,意思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托您的福,一切都很顺利。
2.美国“对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英语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文缩写(TOEFL)的音译。
13、[
寄托]jì tuō
1.托付:把孩子~在邻居家里。
2.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哀思。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剧中主人公身上。
14、[
受托]shòu tuō
接受人家的委托。
15、[
拜托]bài tuō
敬辞,委托(多用于托人办事):有一封信,~您带给他。
16、[
托底]tuō dǐ
1.垫底。谓衬托在下面。
2.谓有底,有依托。
17、[
托付]tuō fù
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把孩子~给老师。~朋友处理这件事。
18、[
烘托]hōng tuō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
2.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3.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红花还要绿叶~。
19、[
托盘]tuō pán
端饭菜时放碗碟的盘子,也用来盛礼物。
20、[
托人]tuō rén
1.付托于他人。
2.犹假手。利用别人。
3.请托他人。
21、[
托举]tuō jǔ
两手托着,由低处向高处举起。
22、[
请托]qǐng tuō
请求和托付(别人办事):说情~。接受他人~。
23、[
托里]tuō lǐ
1.衣服、冠、履的衬里。亦指器物的夹层。
2.中医学名词。指补中扶本以增强抵抗力的疗法。
24、[
嘱托]zhǔ tuō
托(人办事);托付:妈妈出国之前,~舅舅照应家事。
25、[
重托]zhòng tuō
重大的委托:不负~。
26、[
承托]chéng tuō
接受付托。
27、[
托幼]tuō yòu
幼儿园、托儿所的合称。
28、[
医托]yī tuō
医疗骗子,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
29、[
推托]tuī tuō
借故拒绝:她~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30、[
全托]quán tuō
把幼儿托付给托儿所或幼儿园昼夜照管,只在节假日接回家,叫全托(区别于“日托”)。
31、[
入托]rù tuō
(把小孩儿)送入托儿所。
32、[
枪托]qiāng tuō
1.安装步枪、猎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木头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
2.枪的末端,开枪时放在肩上,步枪上与枪口相对的一端。
33、[
托梦]tuō mèng
亲友的灵魂在人的梦中出现并有所嘱托(迷信)。
34、[
托词]tuō cí
1.找借口:~谢绝。
2.借口:他说有事,这是~,未必真有事。‖也作托辞。
35、[
托孤]tuō gū
临终前把留下的孤儿托付给别人(多指君主把遗孤托付给大臣)。
36、[
托架]tuō jià
词语解释◎ 托架 装载重物的装轮子的支架
37、[
托业]tuō yè
词语解释1.赖以成就功业。2.谓借此以为治生之业。
38、[
日托]rì tuō
白天把幼儿托付给托儿所或幼儿园照管,晚上接回家,叫日托(区别于“全托”)。
39、[
托钵]tuō bō
1.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梵语的省音译,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鐘未鸣,鼓未响,托鉢向甚么处去?”《续传灯录·惟正禅师》:“闻托鉢乞食,未闻安坐以享。”明 高濂《玉簪记·谭经》:“衣食浑无措,空门来托鉢。”明 陈贞慧《书癸巳毘陵事》:“其时有 澹上人,从 匡庐 来,肩瓢笠,日托钵於市。”
2.泛谓贫困求人。清 张鹿徵《与程端伯先生书》:“邇来落魄无似,托鉢 东牟。”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以博升斗,不犹愈於托鉢同人,受守钱虏之轻薄乎?”《黑籍冤魂》第二十回:“终日在街头沿门托钵,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
40、[
托辞]tuō cí
同“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