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1、[
师傅]shī fu
1.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
2.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老~。厨~。木匠~。
2、[
傅彩]fù cǎi
着色。
3、[
傅粉]fù fěn
搽粉。
4、[
皮傅]pí fù
凭肤浅的认识牵强附会。
5、[
为虎傅翼]wèi hǔ fù yì
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傅翼:加上翅膀)。也说为虎添翼。
6、[
太傅]tài fù
官名。三公之一,职很高。
7、[
保傅]bǎo fù
1.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战国策·秦策三》:“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汉 贾谊《治安策》:“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南史·诸炤传》:“炤 少有高节,王俭 尝称才堪保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
2.教导,辅佐。《新唐书·褚遂良传》:“自古宗姓无良,则倾败相仍,公等为我柬贤者保傅之。”
8、[
内傅]nèi fù
在年幼的太子或诸侯身边,担负教养之责的保母。《西京杂记》卷一:“赵王 如意,年幼未能亲外傅,戚姬 使旧 赵王 内傅 赵媪 傅之。”
9、[
媬傅]bǎo fù
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女。媬,保母;傅,傅父。唐 柳宗元《亡妻弘农杨氏志》:“五岁,属先妣之忌,饭僧於仁祠,就问其故。媬傅以告,遂号泣不食。”
10、[
帝傅]dì fù
犹帝师。亦用以尊称太傅或宰相。
11、[
六傅]liù fù
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西晋 末始置此六职。唐 虽有此职,但因人而设,不皆有。宋 以后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晋书·何劭传》:“惠帝 即位,初建东宫,太子年幼,欲令亲万机,故盛选六傅,以 劭 为太子太师。”唐 白居易《严绶可太子少傅制》:“东朝保傅,歷代尊崇。汉 择名儒,任先 疏广。晋 求耆德,选在 山涛。实资六傅之贤,用宏三善之道。”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持宪储闱·六傅》。
12、[
傅纳]fù nà
使之陈述意见并加以採纳。
13、[
傅重]fù zhòng
谓附会罪状,从重处罚。《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先是詔大理兼鞫狱所承内降公事,意必傅重;少卿 韩晋卿 独持平覈实,无所上下。”
14、[
傅君]fù jūn
对太傅的尊称。《三国志·吴志·程秉传》:“权(孙权)闻其名儒,以礼徵 秉,既到,拜太子太傅。黄武 四年 权 为太子 登 娉 周瑜 女…… 登 笑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
15、[
傅郭]fù guō
指靠近外城。
16、[
皋傅]gāo fù
亦作“皐傅”。皋陶 和 傅说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傅说 是 商高宗 时贤相。
17、[
阿傅]ā fù
保姆。
18、[
傅近]fù jìn
靠近;附近。
19、[
王傅]wáng fù
1.官名。王府属官。汉 时有之,掌赞导,匡过失。唐 为从三品,宋 有其官,而未尝除。明 置左右傅各一人,从二品。《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四年》:“臣屡求退,苟得王傅,臣之幸也。”胡三省 注:“王傅,散地,自宰执以下贬官者居之。”
2.指太傅。宋 苏轼《次韵钱舍人病起》:“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宋 刘子翚《汴京纪事》诗之七:“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20、[
梁傅]liáng fù
指 汉 贾谊。
21、[
傅合]fù hé
附会。
22、[
傅导]fù dǎo
辅导。
23、[
吕傅]lǚ fù
周 吕尚 与 商 傅说 的并称。
24、[
未傅]wèi fù
指没有载入徭役簿籍。《汉书·高帝纪上》:“五月,汉王 屯 滎阳,萧何 发 关中 老弱未傅者悉诣军。”颜师古 注:“如淳 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
25、[
缘傅]yuán fù
缘附;依附。
26、[
大傅]dà fù
1.古三公之一,为国君的辅弼之臣。《左传·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浊 为大傅,使修 范武子 之法。”
2.辅导太子的官。《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27、[
傅色]fù sè
傅彩,着色。
28、[
傅左]fù zuǒ
陈述证实。
29、[
曲傅]qǔ fù
1.顺从,依顺。傅,同“附”。
2.曲加附会。傅,同“附”。
30、[
傅满]fù mǎn
谓拉满弓安上箭。语本《史记·匈奴列传》:“高帝 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新唐书·韩游瓌传》:“趋北雉,遣将 郭询、郭廷玉 以鋭士三百傅满直出……贼气沮。”
31、[
傅姆]fù mǔ
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唐 杜枚《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宋 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臣闻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於邪。公主生于深宫,年齿幼穉,不更傅姆之严,未知失得之理。”宋 郭彖《睽车志》卷五:“女闻之,窃谓傅姆曰:‘女子託身,惟择所归。’”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必待傅姆,《阳秋》之贤 伯姬;言告师氏,《周南》之歌淑女。”
32、[
傅奏]fù zòu
敷奏;奏陈。《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傅奏其勇。”《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各自奏陈其言,然后试之以官,考其功德也。”《后汉书·梁统传》:“谨表其尤害於体者傅奏於左。”《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
33、[
主傅]zhǔ fù
教导公主的女官。
34、[
冯傅]féng fù
凭借、附会。
35、[
羊傅]yáng fù
即 羊祜。
36、[
汉傅]hàn fù
汉 贾谊 曾为 长沙王 太傅,故称“汉 傅”。
37、[
二傅]èr fù
1.指太傅与少傅,均为辅导太子之官。
2.指南朝齐傅琰、傅翽父子。
38、[
傅御]fù yù
辅佐王或诸侯治事之官。
39、[
伊傅]yī fù
伊尹 和 傅说 的合称。均为 商 代的贤相。相传 傅说 曾筑于 傅岩 之野,武丁 访得,举之为相。
40、[
傅相]fù xiàng
1.古称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汉 诸侯国有太傅,景帝 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曰相,通称傅相。《史记·梁孝王世家》:“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后汉书·班彪传》:“今皇太子诸王,虽结髮学问,脩习礼乐,而傅相未值贤才,官属多闕旧典。”
2.辅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成王 即位,周公 之属傅相焉。”汉 袁康《越绝书·吴人内传》:“武王 封 周公,使傅相 成王。”
3.指佐理或侍奉。《汉书·王吉传》“为傅婢所毒”颜师古 注:“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