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1、[
回鹘]huí hú
回纥。
2、[
鹘伶]hú líng
见“鶻鴒”。
3、[
鹘莽]hú mǎng
唐 代波斯枣的异名。
4、[
鹰鹘]yīng hú
1.鹰与鹘。驯养后可助田猎。《新唐书·高宗纪》:“﹝ 永徽 二年十一月﹞癸酉,禁进犬马鹰鶻。”《辽史·太祖纪下》:“﹝ 天赞 四年﹞十一月丁酉,幸 安国寺,饭僧,赦京师囚,纵五坊鹰鶻。”
2.比喻目光锐利的人。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丁相 谓 善为诗……少时好蹴踘,长韵其二联云:‘鹰鶻腾双眼,龙蛇绕四肢。躡来行数步,蹺后立多时。’”
5、[
鹘兀]hú wù
犹糊涂。
6、[
鹘蹏]hú tí
野鸭。
7、[
健鹘]jiàn hú
勇猛矫健的鹘。
8、[
鹘沦]hú lún
见“鶻圇”。
9、[
鹘突]hú tū
1.糊涂。
2.疑惑不定。
10、[
鹘囵]hú lún
1.亦作“鶻沦”。亦作“鶻崙”。完整;整个儿。
2.糊涂,不明事理。
11、[
鹘雕]hú diāo
即鹘嘲。
12、[
鹘睛]hú jīng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13、[
青鹘]qīng hú
1.鸟名。即鹘鸠。
2.猎犬名。
14、[
按鹘]àn hú
纵鹘行猎。
15、[
鹘坊]hú fāng
饲养猎鹰的处所。
16、[
鹘蹄]hú tí
野鸭。
17、[
鹘臭]hú chòu
犹狐臭。
18、[
霜鹘]shuāng hú
1.即鹘。鹘鸟性猛鸷凶残,故称。
2.喻肆毒的谗人。
3.喻勇猛善战的人。
4.借指霜鹘的眼睛。
19、[
鹘没]hú méi
犹淹没。
20、[
苍鹘]cāng hú
唐 宋 参军戏脚色名。
21、[
鹘军]hú jūn
辽 金 军队名号。
22、[
鹘鶟]hú tú
见“鶻突”。
23、[
鹘人]hú rén
饲养猎鹰的人。
24、[
俊鹘]jùn hú
矫健之鹘。
25、[
鹘起]hú qǐ
如鹘飞起。比喻气势旺盛。 清 陈贞慧 《书事·防乱公揭本末》:“ 鋮 ( 阮大鋮 )遂有酬诬琐言一揭,语虽鶻起,中实狼惊。”
26、[
沙鹘]shā hú
栖息于沙漠地带的鸷鸟。健飞,善于袭击其他鸟类。
27、[
鹘翅]hú chì
谓鹘振翅飞行,矫健迅捷。
28、[
鹘眼]hú yǎn
见“ 鶻鴒眼 ”。
29、[
鹘拳]hú quán
1.鹘爪。
2.指善于搏击的苍鹰。
30、[
鹘嘲]hú cháo
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声。也称鹘鸼、鹘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鹘嘲》。
31、[
黄鹘]huáng hú
羽毛黄的鹘。
32、[
鹘鹰]hú yīng
鹘鹰又名 海东青,是鹰科鸟类,东北亚矛隼的一种。
33、[
鹘石]hú shí
宝石名。
34、[
鹘握]hú wò
唐 柳宗元 《鹘说》:“冬日之夕,是鶻也,必取鸟之盈握者完而致之,以燠其爪掌,左右而易之。旦则执而上浮图之跂焉,纵之。”后因以“鶻握”比喻在人掌握之中,处境危殆。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四:“犹胜居鶻握,忧惧得生还。”
35、[
鹘响]hú xiǎng
鹘的鸣声。
36、[
鹘饼]hú bǐng
烧饼。又称胡饼。
37、[
雄鹘箭]xióng hú jiàn
见“雄牡箭”。
38、[
玉吐鹘]yù tǔ hú
即玉兔鹘,玉带。
39、[
玉兔鹘]yù tù hú
亦作“玉兔胡”。金 元 时代的一种玉饰的腰带。
40、[
鹘露蹄]hú lù tí
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gǔ
1、[
鹘鸼]gǔ zhōu
也叫鹘鸠。古书上说的一种候鸟。鸼(zhōu)。
2、[
鹘鸠氏]gǔ jiū shì
古代执掌营造的官。《左传·昭公十七年》:“鶻鳩氏,司事也。”杜预 注:“鶻鳩,鶻鵰也。春来冬去,故为司事。”孔颖达 疏:“其言春来冬去,旧有此説。国家营事缮治器物,一年之閒,无时暂止,故以此鸟名司事之官也。”一说为执掌农事的官。杨伯峻 注:“司事盖指农事,春夏秋忙,冬闲。”
3、[
兔走鹘落]tù zǒu gǔ luò
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见“兔起鹘落”。
4、[
刻鹘类鹜]kè gǔ lèi wù
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