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1、[
润黩]rùn dú
林木茂盛貌。
2、[
响黩]xiǎng dú
名声污浊。
3、[
冒黩]mào dú
亦作“冒瀆”。冒犯;亵渎。多用作谦词。
4、[
鄙黩]bǐ dú
轻贱侮慢。黷,通“嬻”。
5、[
惨黩]cǎn dú
昏暗貌。惨,通“黲”。北周 庾信《竹杖赋》:“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惨黷。”唐 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今万乘蒙尘,五陵惨黷,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宋 司马光《投梅圣俞》诗:“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黷。”
6、[
黩扎]dú zhā
见“黷札”。
7、[
黩祀]dú sì
犹黩祭。《穀梁传·桓公八年》:“夏,五月,丁丑,烝。烝,冬事也,春夏兴之,黷祀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春秋 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8、[
黩礼]dú lǐ
亵渎礼教。
9、[
黩兵]dú bīng
犹黩武。
10、[
黩征]dú zhēng
滥于征伐。
11、[
秽黩]huì dú
污浊;淫乱。《宋书·萧思话传》:“﹝ 萧思话 ﹞所至虽无皦皦清节,亦无秽黷之累。”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金瓶梅》:“去年抵輦下,从 邱工部 六区(志充)得寓目焉,仅首卷耳,而秽黷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
12、[
黩货]dú huò
贪财。
13、[
黩乱]dú luàn
繁乱。
14、[
轻黩]qīng dú
见“轻瀆”。
15、[
黩祭]dú jì
滥施祭祀。语本《书·说命中》:“黷於祭祀,时谓弗钦。”唐 李德裕《穷愁志·祷祝》:“余前在 江 南,毁淫祠一千一十五所,可谓不諂神黷祭矣。”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五侯神者,不知所起,淫祀也。土民与 江西 客商争祀,搆讼数十年。君以黷祭宿狱,终无已时,令舁神像至县庭,取笔判八字曰:‘尔像不灭,讼端不絶。’立飭吏卒捽而毁之。”
16、[
侵黩]qīn dú
见“侵瀆”。
17、[
黩伦]dú lún
乱伦。
18、[
怨黩]yuàn dú
见“怨讟”。
19、[
黩誓]dú shì
不守誓言。
20、[
墋黩]chěn dú
混沌不清貌。
21、[
嚣黩]xiāo dú
喧嚷亵渎。
22、[
渫黩]xiè dú
轻慢不敬。《公羊传·桓公八年》“亟则黷,黷则不敬”汉 何休 注:“黷,渫黷也。”
23、[
黩札]dú zhá
谓滥写文章。
24、[
侮黩]wǔ dú
轻慢不敬。《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早者,曾上 秦王 缄札,张皇 蜀 地声尘,形侮黷之言辞,谤亲贤之勋德。”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唐文宗 太和 六年二月寒食,上宴羣臣,伶人弄 孔子。帝曰:‘孔子 古今之师,安得侮黷?’”
25、[
淫黩]yín dú
1.亦作“淫瀆”。超越分际而亵渎轻慢。
2.指淫乱放荡。
26、[
惊黩]jīng dú
惊扰亵渎。
27、[
乱黩]luàn dú
亵慢不敬。
28、[
贪黩]tān dú
贪污。亦指贪污者。
29、[
窊黩]wā dú
谓衰落黑暗。
30、[
黩泄]dú xiè
侮慢不恭。泄,通“ 媟 ”。《韩非子·八经》:“握明以问所闇,诡使以絶黷泄。”
31、[
斥黩]chì dú
指斥亵渎。
32、[
碜黩]chěn dú
混浊不清貌。
33、[
谤黩]bàng dú
怨恨毁谤。黷,通“讟”。《宋书·自序》:“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黷,璞 有力焉。”宋 欧阳修《论陈留桥事乞黜御史王砺札子》:“其虚妄谤黷之罪,可诛一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黷。”
34、[
黩敬]dú jìng
亵黩同类。
35、[
黩烦]dú fán
谓屡屡烦扰。
36、[
垢黩]gòu dú
污秽。
37、[
喧黩]xuān dú
絮叨烦扰。
38、[
攫黩]jué dú
轻慢,轻侮。
39、[
穷黩]qióng dú
见“穷兵黷武”。
40、[
黩穹]dú qióng
亵渎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