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凱几1012ㄎㄞˇkǎi名軍隊戰勝歸來所奏的樂曲。如:「奏凱而歸」。《陳書.卷二八.高宗二十九王傳.晉熙王叔文傳》:「隨晉王、秦王等獻凱而入,列于廟廷。」《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韓元帥平了建州,安民已定,同呂提轄回臨安面君奏凱。」形①和善、溫和。通「愷」。《集韻.上聲.海韻》:「愷,《說文》:『樂也。』或作凱。」《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禮記.表記》:「凱弟君子,民之父母。」②俗指出手大方闊綽。如:「你最近很凱喔!是不是發財了?」
凱-中華大字典
1、凱讀音:可亥切,音愷,賄韻。釋文:
❶本作豈。《說文豈部》。豈。還師振旅樂也。
❷樂也。《禮記表記》:~以强敎之。
❸大也。見《廣雅釋詁》。
❹盂也。《方言》:盂謂之銚銳。
〔注〕:江東名盂爲~。
❺和也。《詩凱風》:~風自南。
〔按廣韻。颽、南風。亦作~〕。
❻同愷。《劉寬碑》:~悌維風。
❼通闓。《漢書司馬相如傳》:昆蟲闓澤。〔史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