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中華語文大辭典
進进ㄐ丨ㄣˋjìn1.向前移動(與「退」相對)。[例]~軍︱前~︱突飛猛~│~退兩難。2.呈上;獻上。[例]~貢︱~獻︱~奉。3.由外邊到裡邊(與「出」相對)。[例]~駐│閒人免~│白刀子~去,紅刀子出來。4.接納;收入。[例]~貨︱~項︱~款。5.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由外到裡。[例]走~診室︱引~人才│放~大衣櫃裡。6.量詞。用於計算宅院房屋由外到裡的排數,一排叫一進。[例]3~的宅子,每~5間。7.姓。
進-中華大字典
1、進讀音:卽刃切,音晉,震韻。釋文:
❶登也。見《說文》。《桂注》:書盤庚。乃登~厥民。
❷前也。《儀禮士冠禮》:~受命於主人。
❸升也。《禮記表記》:君子三揖而~。
❹行也。《周禮大司馬》:徒銜枚而~。
❺引也。引而前也。見《釋名釋言語》。
❻薦也。《呂覽論人》:貴則觀其所~。
❼善也。《文選張衡賦》:因~距衰。
❽勝也。見《漢書陳遵傳注》。
❾近也。《禮記檀弓》:葢引而~之也。
❿自勉强也。《禮記樂記》:禮減而~。
⓫仕也。《荀子大略》:君子~則能益上之譽。
⓬御見也。《禮記月令》:止聲色。毋或~。
⓭就賓也。《儀禮聘禮》:~西鄕。
⓮財也。《史記呂不韋傳》:~用不饒。
⓯謂祭也。《文選宋玉賦》:~純犧。
⓰猶輩也。《論語先進》:先~於禮樂。
〔注〕:先~後~。謂士先後輩也。
⓱效也。見《洪武正韻》。
⓲~退。動靜也。《孝經》:~退可度。
〔又〕:猶損益也。《周禮小司寇》:以圖國用而~退之。
〔又〕:猶改易也。《國語晉語》:且可以~退。
〔又〕:謂貴賤也。《荀子正名》:道者。~則近盡。退則節求。
⓳特~。官名。《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
⓴楚人謂精~爲精搖。見《淮南兵略精搖靡覽注》。
㉑俗謂屋之前後分曰~。
㉒通餕。《禮記祭統》:百官~徹之。
㉓通盡。《列子黃帝》:竭聰明。~智力。
2、進讀音:徐刃切,音燼,震韻。釋文:會禮也。《史記高祖紀》:蕭何爲主吏。主~。
〔注〕: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字本作賮。又作贐。音皆同耳。古字假借。故轉而爲~。
3、萿釋文:同孴。見《集韻》。
4、揪釋文:古進字。見《集韻》。
5、槇釋文:古進字。見《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