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ǎn
1、[
斫剗]zhuó chǎn
铲除。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童贯 轿中木板上生杂草,斫剗復生。”
2、[
剗剔]chǎn tī
删除,剔除。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狱委谈引》:“余窃慨之,殷忧暇日,紬绎简书,採摭异同,参伍今昨,剗剔诬伪,泝遡本真,汇为一编。”
3、[
剗车]chǎn chē
装在船上用以撞击敌船的器械。
4、[
剗夺]chǎn duó
犹强占。《宋史·兵志四》:“本司体访得沿边州军逐处招置弓箭手,多将人户旧用工开耕之地指射剗夺,其旧佃人遂至失业。”
5、[
剗絶]chǎn jué
铲断,挖毁。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忽一日黎明,寨内杀声四起,天降地出,走径皆已自剗絶,挤厓陨壑,趾顶相接。”
6、[
剗艾]chǎn ài
剪削,修剪。艾,通“刈”,割。明 李东阳《拟杨文懿公谥议》:“开门授徒,汲引牖导,因材而教,温颜而善诱之,不烦惩创剗艾之力,而士多成材,世获其用。”
7、[
剗戾]chǎn lì
削除,背违。《后汉书·胡广传》:“今以一臣之言,剗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猒。”李贤 注:“剗,削也。戾,乖也。”
8、[
剗刷]chǎn shuā
1.搜刮;搜集。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剗刷,殆无餘藏。”
2.引申为征调。宋 苏辙《乞罢修河司札子》:“朝廷为之置修河司,调发民夫,剗刷役兵,差文武官吏收买稍芟,百废并举。”
9、[
剗祓]chǎn fú
铲除。《新唐书·循吏传序》:“唐 兴,承 隋 乱离,剗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
10、[
剗灭]chǎn miè
废除;消灭。汉 扬雄《剧秦美新》:“盛从 鞅、仪、韦、斯 之邪政;驰騖 起、翦、恬、賁 之用兵,剗灭古文,刮语烧书,弛礼崩乐,涂民耳目。”《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兇,砥平四方。”章炳麟《秦献记》:“商君 以诗、书、礼、乐为‘六蝨’,尽剗灭之,而以法家相 秦 者宗其术。”
11、[
剗汰]chǎn tài
裁除,废除。《明史·杨守随传》:“守随 愤,独上章极论之曰:‘陛下嗣位以来,左右近臣,不能祗承德意,尽取先朝良法而更张之,尽诬先朝硕辅而剗汰之。’”
12、[
剗秽]chǎn huì
铲除杂草。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诗:“新园聊剗秽,旧屋且扶颠。”
13、[
剗释]chǎn shì
犹生杀。南唐 陈陶《赠江西周大夫》诗:“剗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
14、[
剗袜]chǎn wà
亦作“剗韤”。只穿着袜子着地。唐 无名氏《醉公子》词:“门外猧儿吠,知是 萧郎 至。剗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南唐 李煜《菩萨蛮》词:“剗袜步香苔,手提金缕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公在镇,每宴客,命听分行剗袜,步於莎上,传唱《踏莎行》。”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旧唐书·舆服志>后》:“剗韤是大脚不履,仅有韤耳。剗,如骑剗马之剗。”
15、[
革剗]gé chǎn
废除,削除。《汉书·叙传下》:“三代 损益,降及 秦 汉,革剗五等,制立郡县。”唐 孙逖《宰相及百官定昆明池旬宴序》:“乃命革剗浮靡,导扬雅颂。”
16、[
剗革]chǎn gé
革除。《后汉书·左雄传》:“宗周 既灭,六国并 秦,阬儒泯典,剗革五等,更立郡县。”《旧唐书·王璵传》:“人吏百姓等,知陛下以从善为心,嫉恶为务,蠲除不急,剗革烦苛,皆喧呼於庭,抃跃於路。”唐 白居易《议盐法之弊》:“今若剗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侥倖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宋 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王公行状》:“是时上方登用俊良,剗革夙弊,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17、[
剗平]chǎn píng
削平,铲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清 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18、[
剗道]chǎn dào
即栈道。《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武功,扶风 西界小邑也,谷口蜀 剗道近山。”张守节 正义:“行谷有栈道也。”
19、[
剗马]chǎn mǎ
无鞍辔之马。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俺元帅今年时运显,施逞会剗马单鞭。”《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便带了一羣家丁聚在箭道大空地里,拉了一匹剗马,看个人拉着,都教那些小厮骗马作耍。”
20、[
剗期]chǎn qī
犹言划时代。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麦君 这篇文章,在我们革命文学进展的途上可算一篇刬期的议论。”
21、[
剗磢]chǎn chuǎng
刮削磨刷。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幸 丹凤门,大赦天下。涤濯剗磢,磨灭瑕垢。”
22、[
剗的]chǎn dí
见“剗地”。
23、[
剗塞]chǎn sāi
犹废塞。《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24、[
剗地]chǎn dì
1.依旧,照样。宋 辛弃疾《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词:“岁晚 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剗地,向尊前、采菊题诗。”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片狂心,九曲柔肠,剗地闷如昨夜。”明 许三阶《节侠记·送别》:“愁听啼鸟频求侣,怜知己剗地分离。千里含情,一杯促膝。”
2.却,反而。宋 晁端礼《梁州令》词:“各自寻思取,更莫寃他人做。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往常我春心寄锦笺,离情接断弦,风流煞 谢 家庭院,到如今剗地教共猪狗同眠。”元 无名氏《碧桃花》楔子:“碧桃,我抬举的你成人长大,不去习女工针指,剗的作出这等勾当来,我看你怎生见人。”
3.越是,越发。宋 曾觌《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词:“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雪压风欺恁地寒,剗地清香喷。”元 曾瑞《愿成双·赠老妓》词:“暮年间剗地知公事,所为儿都敬持。纵千般打駡是好言词,无半点虚脾谎话儿,衠一派真诚好意思。”
4.倒,倒是。宋 王庭珪《虞美人·辰州上元》词:“花衢柳陌年时静,剗地今年盛。”元 无名氏《来生债》:“[卜儿云]居士,你且休烧了这文书,听我説咱。俺两口儿偌大年纪,孩儿每都小哩,他久已后长立成人,也要些钱物使用,你与我休便烧了也。[正末云]你剗的还有这个心哩。”
5.无端,平白地。宋 卢祖皋《夜飞鹊慢》词:“牵衣揾弹泪,问凄风愁露,剗地东西。”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剗地相逢,引调得人来眼狂心热。”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孩儿娶亲,纔得三日光景,剗的便勾他当军去。”明 屠隆《綵毫记·知几引退》:“时不遇,剗地蛾眉生妬,天外冥鸿终刷羽,浮云愁日暮。”
6.怎的,怎么。表示嗔怪、反诘语气。宋 赵长卿《满江红》词:“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剗地误盟言,还先恶!”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我的元来是 陈琳。陈琳,你剗的也来打我哪。”《水浒传》第十四回:“雷横 道:‘是你阿舅送给我的,干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结果了这廝性命,剗地问我取银子?’”
25、[
剗伐]chǎn fá
铲灭。
26、[
剗锹儿]chǎn qiāo ér
曲牌名。全曲七或八句,共三十九字。见 明 邵璨《香囊记·题诗》。又见 明 周履靖《锦笺记·婆奸》。
27、[
剗恶锄奸]chǎn è chú jiān
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28、[
剗草除根]chǎn cǎo chú gēn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29、[
剗旧谋新]chǎn jiù móu xīn
犹除旧图新。
30、[
革斁剗浇]gé yì chǎn jiāo
谓革除败坏的风尚。唐 王履贞《辟雍赋》:“革斁剗浇,何莫由之而克著。化人成俗,靡不因兹而允臧。”
chàn
1、[
一剗]yī chàn
1.亦作“一剷”。一概;全部。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许多财礼,一剗是好金银。”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我这里凝眸望,元来是文官武职,一剗地济济蹌蹌。”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怎么门前也没人扫,一剗的长起青苔来。”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看这宅前院后不沾尘,画阁兰堂一剷新。”《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怎么那来路一剗都是高山陡壁,全无路径?”
2.一味,总是。元 卢挚《朱履曲·天宁北山禅老招饮》:“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儂一剗心邪。”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那厮不识亲疎,不辨贤愚,一剗地残害忠良。”《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回:“既没有文券,把什么做凭据断还得你?分明是一剗混赖。”清 洪昇《长生殿·复召》:“悔杀咱一剗儿粗疎,不解他十分的娇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