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1、[
十分]shí fēn
很:~满意。~过意不去。
2、[
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
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人都有缺点,哪能~呢?
3、[
十一]shí yī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十足]shí zú
1.成色纯:~的黄金。
2.十分充足:~的理由。神气~。干劲~。
5、[
十二]shí èr
1.十分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6、[
十年]shí nián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唐 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7、[
三十]sān shí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于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 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 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唐 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8、[
十字]shí zì
1.指物呈“十”字形。
2.十个字。参见“十字格”。
9、[
十月]shí yuè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10、[
十七]shí qī
十分之七。
11、[
十九]shí jiǔ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 韩愈《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12、[
九十]jiǔ shí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晋 陶潜《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唐 皮日休《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唐 陈陶《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陈世宜《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13、[
十指]shí zhǐ
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唐 元稹《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2.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
3.指十个足趾。详“十指仓”。
4.十个要旨。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
14、[
合十]hé shí
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两掌在胸前对合(十:十指):双手~。
15、[
十数]shí shù
1.十个等级(的人)。数,等差。
2.犹言十多;十几。表示较多。
16、[
十方]shí fāng
佛教用语,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17、[
十时]shí shí
上古分一昼夜为十时,秦 汉 始分为十二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参见“十二时”。
18、[
十戒]shí jiè
佛教指沙弥和沙弥尼所受的不杀生、不偷盗等十条戒律。
19、[
十诫]shí jiè
1.佛教沙弥的十种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
2.希腊语DékaLógoi意译。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诫命。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授予摩西,共十条: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不可造偶像,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各教派在条文的具体写法上稍异。参阅《圣经·出埃及记》。
3.摩尼教戒律之一。即:不拜偶像;不谎语;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诈伪或行邪道巫术;不二心;不惰;每日进行四次祈祷,实行斋戒和忏悔。
20、[
十洲]shí zhōu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
2.乐曲名。
3.明画家仇英的号。
21、[
十意]shí yì
指 汉 蔡邕 为《后汉记》所作的十志。
22、[
十榦]shí gàn
见“十干”。
23、[
十辈]shí bèi
1.从事同一或同类事务的前后十人。十,约数。
2.指同类的十物。
24、[
十日]shí rì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嫦娥 奔月。”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十日并出”。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杜预 注:“甲至癸。”唐 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25、[
十眉]shí méi
1.见“十眉图”。
2.借指十个美女。
3.泛指众美女。
26、[
十赉]shí lài
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见 南朝 梁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 长阿 北坂 积金山 连石之乡;二、号为 栖静处士;三、四霤飞轩,厢廊侧屋;四、苍头一人;五、钢铁如意;六、笻竹锡仗;七、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八、杯盘一具;九、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十、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唐 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须加 陆逸冲。”自注:“十賚,犹人间九锡也。”宋 秦观《四时四首赠道流》诗之一:“上清欲问因何事,请看先生十賚文。”王国维《游仙》诗之二:“十賚文成九锡如,三千剑履从云车。”
27、[
撮十]cuō shí
掷骰语。
28、[
十门]shí mén
指八方和上、下。《淮南子·要略》:“诚通乎二十篇之论,睹凡得要,以通九野,径十门。”高诱 注:“八方上下也。”南朝 梁 王筠《侍宴饯临川王北伐应诏诗》:“我皇俊圣,千年踵武,德洞十门,威加八柱。”
29、[
十锦]shí jǐn
见〖什锦〗。
30、[
十紧]shí jǐn
唐 代指 秦、延、泾、邠、陇、汾、隰、慈、唐、邓 等十州。参见“十望”。
31、[
十伯]shí bó
谓十倍百倍。伯,百。
32、[
十浆]shí jiāng
十家卖浆的客店。
33、[
十升]shí shēng
指经线为八百缕的麻布。古代布以经线八十缕为一升。(1)丧服小功服之一的衣料。
34、[
十千]shí qiān
一万。极言其多。《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朱熹 集传:“十千,谓一成之田。地方十里,为九万亩,而以其万亩为公田。”此指万亩。《诗·周颂·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朱熹 集传:“万人为耦而并耕也。”此指万人。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诗:“我归宴 平乐,美酒斗十千。”唐 王维《少年行》之一:“新丰 美酒斗十千,咸阳 游侠多少年。”元 张翥《腊月饮赵氏亭》诗:“賸买十千 燕市 酒,闲听二八 越孃 歌。”此皆指万钱。
35、[
十魔]shí mó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36、[
十率]shí lǜ
唐 制,太子卫士,分置十率,主宿卫、徼巡、斥候之事,以比皇帝的十二卫。名目是: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其属则有副率、长使及录事参军、诸曹参军等。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东宫诸卫》。
37、[
十翼]shí yì
《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相传为 孔子 所作,总称“十翼”。翼,辅助。
38、[
十命]shí mìng
指比“九锡”更多一种赐予的特殊荣誉。
39、[
十因]shí yīn
国家借以强盛的十项措施。
40、[
十上]shí shàng
谓多次上书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