孼孼-辞源3
【孼孼】盛飾貌。詩 衛風 碩人:“庶姜孼孼,庶士有朅。”傳:“孼孼,盛飾。庶士,齊大夫送女者。朅,武壯貌。”釋文:“(孼),韓詩作䡾,牛遏反。長貌。”參閲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六。
孼-辞源3
【孼】19画 2040·7 niè ㄋㄧㄝˋ 魚列切,入,薛韻,疑。月部。同“孽”、“㜸”。㊀庶子。非嫡妻所生之子。公羊傳 襄二七年:“夫負羈縶,執鈇鑕,從君東西南北,則是臣僕庶孼之事也。”注:“庶孼,衆賤子,猶樹之有孼生。”旁生的枝條爲櫱,借木以喻人,又變從“木”爲從“子”作孼。參閲 清 俞樾 俞樓雜纂六 禮記 鄭讀考。㊁災害,妖禍。通“蠥”。書 太甲中:“天作孼,猶可違;自作孼,不可逭。”莊子 人閒世:“心和而出,且爲聲爲名,爲妖爲孼。”參見“妖孼”。㊂忤逆,不孝順。漢 賈誼 新書 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反孝爲孼。”㊃通“糵”。見“媒糵”。㊄通“業”。見“孼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