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1、[
卑庳]bēi bì
低下,不高。《左传·襄公三一年》:“宫室卑庳,无观臺榭。”唐 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庳,格力不扬,苟无姿态,则陷流俗。”宋 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帝麾止餘人,独与 迪 翔步而入。堂户卑庳。”
2、[
隘庳]ài bì
狭小低矮。
3、[
庳隘]bì ài
低矮狭小。
4、[
有庳]yǒu bì
亦作“有卑”。亦作“有鼻”。古地名。又名 鼻墟、鼻亭。有,词头。相传 舜 封其弟 象 于此。故址在今 湖南省 道县 北。
5、[
汙庳]wū bì
指低洼之处。《国语·周语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污庳,以钟其美。”
6、[
愚庳]yú bì
愚昧卑微。
7、[
庳陋]bì lòu
矮小简陋。
8、[
庳细]bì xì
短小。
9、[
崇庳]chóng bì
见“崇卑”。
10、[
庳矢]bì shǐ
古代八矢之一,主要用于习射、礼射等。
11、[
污庳]wū bì
指低洼之处。
12、[
庳狭]bì xiá
低矮狭窄。
13、[
翔庳]xiáng bì
指 价格 贵贱。
14、[
庳下]bì xià
低下;低矮。
15、[
庳小]bì xiǎo
矮小;低而小。
16、[
庳侧]bì cè
低下偪侧。
17、[
庳恶]bì è
矮小简陋。
18、[
庳庐]bì lú
古代国名。
19、[
庳湿]bì shī
低下潮湿。
20、[
低庳]dī bì
低矮。
21、[
庳溼]bì shī
低下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