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o
1、[
相繇]xiāng yáo
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为 共工 之臣。亦称“相柳”。
2、[
事繇]shì yáo
见“事由”。
3、[
许繇]xǔ yáo
见“许由”。
4、[
优繇]yōu yáo
1.优游。悠闲自得,引申指闲居不仕。
2.优容,宽容。
5、[
堤繇]dī yáo
古代修筑堤坝的徭役。《史记·封禅书》:“昔 禹 疏九江,决四瀆。閒者 河 溢皋陆,隄繇不息。”宋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诗:“隄繇春事起,行役未成归。”
6、[
平繇]píng yáo
平均使用力役。
7、[
外繇]wài yáo
谓戍边;亦指戍边士兵。
8、[
繇来]yáo lái
1.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繇,通“由”。
2.从过去到现在。繇,通“由”。
9、[
巢繇]cháo yáo
即 巢 由。繇,通“由”。
10、[
龟繇]guī yáo
龟卜所得的文辞。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穀水 东逕 独松 故冢下,冢为水毁,其塼文:‘筮言吉,龟言凶,百年堕水中。’今则同龟繇矣。”
11、[
繇文]yáo wén
占卜的文辞。繇,通“籀”。
12、[
无繇]wú yáo
同“无由”。《汉书·文帝纪》:“詔曰:‘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
13、[
皋繇]gāo yáo
亦作“皋繇”。见“皋陶”。
14、[
根繇]gēn yáo
根由。繇,通“由”。
15、[
繇戍]yáo shù
戍边之役。繇,通“徭”。《汉书·高帝纪上》:“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繇戍。”三国 魏 曹丕《敕还师诏》:“且休力役,罢省繇戍。”《汉书·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
16、[
东繇]dōng yáo
比目鱼的别名。
17、[
五繇]wǔ yáo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李善 注引 蔡邕 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18、[
繇役]yáo yì
徭役。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强制农民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劳动。繇,通“徭”。《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薄赋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汉书·霍去病传》:“减 陇西、北地、上郡 戍卒之半,以宽天下繇役。”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农民坏於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参见“徭役”。
19、[
大繇]dà yáo
谓治国大道。
20、[
起繇]qǐ yáo
征发徭役。
21、[
缘繇]yuán yáo
见“缘由”。
22、[
姑繇]gū yáo
1.传说中的水名。相传周穆王妃盛姬病死,葬于乐池之南,灵车至重璧之台,天子乃决姑繇之水以环绕丧车,名曰囧车。事见《穆天子传》卷六。后用为悼念贵妃的典实。
2.大木名。
23、[
繇繇]yáo yáo
自得貌。繇,通“悠”。
24、[
原繇]yuán yáo
原由,缘由。
25、[
皇繇]huáng yáo
帝王的谋划。
26、[
头繇]tóu yáo
见“头由”。
27、[
踪繇]zōng yáo
亦作“踪繇”。见“踪由”。
28、[
发繇]fā yáo
征派徭役。繇,同“徭”。
29、[
吉繇]jí yáo
吉祥的卜辞。
30、[
繇乎]yáo hū
由于。繇,通“由”。
31、[
帅繇]shuài yáo
遵循。
32、[
暴繇]bào yáo
繁重的徭役。繇,通“徭”。
33、[
仇繇]chóu yáo
见“仇由”。
34、[
繇俗]yáo sú
歌谣风俗。繇,通“謡”。犹言民风。
35、[
咎繇]jiù yáo
词语解释咎繇ㄍㄠ ㄧㄠˊ人名。中国法典的创始人。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亦作「咎陶」。
36、[
宽繇]kuān yáo
减轻徭役。
37、[
占繇]zhàn yáo
占卜的文辞。
38、[
繇此]yáo cǐ
1.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由”。
2.因此。繇,通“由”。
39、[
繇赋]yáo fù
1.徭役和赋税。繇,通“徭”。
2.明代赋税之一。
40、[
繇是]yáo shì
1.从此。繇,通“由”。
2.于是。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繇,通“由”。
yóu
1、[
自繇]zì yóu
自由。
zhòu
1、[
繇辞]zhòu cí
亦作“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