疃-中華語文大辭典
疃ㄊㄨㄢˇtuǎn1.村莊。多用於地名。如柳疃,在山東;賈家疃,在河北。2.「畽」的異體字。
疃-中華大字典
1、疃讀音:土緩切,音畽,旱韻。釋文:禽獸所踐處也。詩曰。町~鹿場。見《說文》。《段注》:獸足蹂地曰厹。其所蹂之處曰~。本不專謂鹿。詩則言鹿而已。東山毛傳曰。町~。鹿迹也。謂鹿迹所在也。亦作饩。郡國志廣陵郡東陽。劉昭云。縣多麋。十百爲羣。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饩。今後漢書譌爲畯。埤雅引此又譌暖。
2、墥讀音:覩動切,音董,吐孔切,音侗,董韻。釋文:䵺~。封垤也。見《類篇》。
3、墥讀音:土緩切,音疃,旱韻。釋文:疃或字。《集韻》:疃。禽獸所踐處。或作~。
4、畽讀音:吐袞切,音黗,阮韻。釋文:~㤻。行無廉隅。見《廣韻》。
〔按集韻作㤻~。未知孰是〕。
5、畽讀音:他東切,音通,東韻。釋文:~疃。鹿迹。見《集韻》。
6、畽讀音:土緩切,音饩,旱韻。釋文:疃或字。《集韻》:疃。禽獸所踐處。或作~。
7、饩釋文:同疃。見《集韻》。
8、曲釋文:同疃。見《正字通引石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