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1、[
挹注]yì zhù
比喻从有余的地方取些出来以补不足的地方。
2、[
挹娄]yì lóu
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来源于肃慎。
3、[
叹挹]tàn yì
犹叹伏。
4、[
相挹]xiāng yì
相推崇。挹,通“揖”。
5、[
挹扬]yì yáng
传扬。
6、[
挹挹]yì yì
1.细致貌。
2.谦逊貌。
7、[
降挹]jiàng yì
谦退损抑。
8、[
挹抐]yì nè
中制。谓抑按合于宫商。
9、[
陈挹]chén yì
陈说自责。
10、[
推挹]tuī yì
tuī yì ㄊㄨㄟ ㄧˋ,推辞揖让。
11、[
挹擫]yì yè
抑郁不得志。
12、[
延挹]yán yì
提携。
13、[
挹损]yì sǔn
1.减少;缩小。《管子·轻重乙》:“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损焉。”《汉书·谷永杜邺传赞》:“及 钦 欲挹损 凤 权,而 鄴 附会 音商。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焉。”
2.贬抑。《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明史·宦官传二·冯保》:“保 属 居正 草帝罪己手詔,令颁示阁臣。词过挹损,帝年已十八,览之内惭。”
3.谦逊。汉 蔡邕《和熹邓后谥》:“允恭挹损,密勿在勤。”《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文帝 纳后于 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魏书》:“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宋 叶适《北村记》:“﹝公﹞既以天趣得真乐,而又能挹损其言,不自夸擅,可谓贤矣。”
14、[
挹酌]yì zhuó
汲取。
15、[
让挹]ràng yì
谦退;谦让。
16、[
挹郁]yì yù
愤懑怨恨。《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妾为鴇儿拘管,无计脱身,挹鬱不堪。”
17、[
挹掬]yì jū
捧取。
18、[
挹慕]yì mù
牵念,羡慕。
19、[
高挹]gāo yì
深自谦抑。
20、[
撝挹]huī yì
亦作“撝抑”。谦抑;谦让。
21、[
损挹]sǔn yì
亦作“损抑”。谦虚退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宋书·王僧绰传》:“从兄 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梁书·夏侯详传》:“详 於其地起臺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22、[
钦挹]qīn yì
钦佩推重。挹(yì)。
23、[
奬挹]jiǎng yì
赞赏推许。
24、[
采挹]cǎi yì
选择汲取。
25、[
挹降]yì jiàng
谦抑。
26、[
餐挹]cān yì
吸收;采用。
27、[
冲挹]chōng yì
亦作“冲挹”。谦抑,谦退。
28、[
拱挹]gǒng yì
见“拱揖”。
29、[
挹取]yì qǔ
舀。
30、[
奖挹]jiǎng yì
奖掖。挹(yì)。
31、[
披挹]pī yì
1.犹显现。
2.披襟挹取。
32、[
注挹]zhù yì
起身拜揖。挹,通“揖”。拜揖。
33、[
挹受]yì shòu
汲取,承受。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若多行太阳之中,挹受日光……不过百年,黄种之人,皆渐为白色。”
34、[
谦挹]qiān yì
谦逊退让。
35、[
挹胜]yì shèng
收取胜景。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山中吐纳万景,变幻不可名状,搜奇挹胜,俄顷忽殊。”
36、[
挹退]yì tuì
谦抑,退让。
37、[
挹肥]yì féi
又称马日。
38、[
挹斗扬箕]yì dǒu yáng jī
指徒有虚名。
39、[
挹盈注虚]yì yíng zhù xū
指取有余以补不足。
40、[
以蠡挹海]yǐ lǐ yì hǎi
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