齵-辞源3
【齵】24画 2672·7 óu ㄡˊ 五婁切,平,侯韻,疑。侯部。㊀齒不正。見 説文。㊁參差不齊。周禮 考工記 輪人:“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疏:“人之牙齒參差謂之齵。此三十輻入轂與蚤入牙一一相當,不相佹戾,亦是不齵也。”
齵-中華大字典
1、齵讀音:魚侯切,音嵎,尤韻。釋文:
❶齒不正也。謂高下不齊平也。見《說文》。《王注》:荀子君道篇。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差者矣。案許君意齱、~、二字。以左右言之。䶥、齬、二字。以上下言之。拘字以內外言之。拘卽荀子之差。而~差連文者。忽左忽右。則上下齒亦必不相當也。謂高下不齊平也。句依元應引補。
❷齱~。齒攢蹙不妥皃。見《六書故》。
2、齵讀音:元俱切,音虞,虞韻。釋文:
❶齒不齊。見《玉篇》。
❷齒重生。見《集韻》。
❸齒偏。見《洪武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