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
1、[
呼啸]hū xiào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北风~。炮弹从头顶上~而过。
2、[
海啸]hǎi xiào
由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特大海浪。它传至近岸时,浪高有时可达十余米,对沿岸地区往往造成巨大灾害。
3、[
长啸]cháng xiào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仰天~。
4、[
虎啸龙吟]hǔ xiào lóng yín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明 沈鲸《双珠记·风鉴通神》:“禮樂致中和,願鼓舞于虎嘯龍吟之地。”太平天囯 洪秀全《吟剑诗》:“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 一統樂如何!”
5、[
虎啸]hǔ xiào
1.虎吼叫。
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
6、[
狂啸]kuáng xiào
1.狂狡啸聚。指聚众作乱。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上怪问之,驤 曰:‘臣解秩时,实无烽警。蜀 民浮窳,易扰难安,以物情料之,但恐狂啸不测。’既而不久,李顺 果叛,时皆伏其先见。”参见“狂狡”。
2.猛烈的呼啸。《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迎候他的并不是亲善的黄旗,而是洋枪大炮的狂啸。”
7、[
啸傲]xiào ào
指逍遥自在,不受礼俗拘束(多指隐士生活):~林泉。
8、[
啸聚]xiào jù
互相招呼着聚合起来:~山林。
9、[
啸鸣]xiào míng
1.呼啸:北风~。
2.高而长的声音:远处传来汽笛的~。
10、[
裒啸]póu xiào
形容人群呼噪杂乱。
11、[
牧啸]mù xiào
牧人的啸歌。
12、[
啸天]xiào tiān
仰天呼啸。形容激动、奋发的样子。
13、[
嚎啸]háo xiào
犹呼啸。
14、[
喧啸]xuān xiào
大声地呼啸。
15、[
啸召]xiào zhào
呼唤;召唤。
16、[
啸结]xiào jié
犹啸聚。谓结伙为盗。
17、[
啸会]xiào huì
犹啸聚。
18、[
屯啸]tún xiào
犹啸聚。
19、[
啸台]xiào tái
即 阮公 啸台。又名 阮籍台。在今 河南 尉氏县 东南。
20、[
吼啸]hǒu xiào
大声呼啸。
21、[
啸乱]xiào luàn
谓聚众作乱。
22、[
啸父]xiào fù
古代传说中仙人名。汉 刘向《列仙传·啸父》:“啸父 者,冀州 人也。少在 西周 市上补履数十年,人不知也,后奇其不老……西邑多奉祀之。”
23、[
啸叶]xiào yè
以叶片置于口中吹奏。
24、[
永啸]yǒng xiào
长啸。
25、[
野啸]yě xiào
《晋书·阮籍传》:“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 皆不应,籍 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乎巖谷,乃 登 之啸也。”后以“野啸”形容声态高傲而不同凡响。
26、[
悲啸]bēi xiào
1.凄戚长鸣。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龙兴而鸟集,悲啸长吟。”汉 王褒《洞箫赋》:“玄猨悲啸,搜索乎其间。”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於其前,夜则鱼龙悲啸於其下。”
2.指萧瑟作响。茅盾《子夜》十七:“当差们恐慌的脸色,树叶苏苏地悲啸,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 吴公馆 更显得阴沉可怖。”
3.悲切长号。三国 魏 曹植《杂诗》之三:“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别鹤操》:“右旧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之 闻之,愴然而悲。”
27、[
舒啸]shū xiào
亦作“舒歗”。犹长啸。放声歌啸。
28、[
嗥啸]háo xiào
亦作“嘷啸”。大声吼叫。
29、[
啸叹]xiào tàn
犹长叹。
30、[
啸吒]xiào zhà
见“啸咤”。
31、[
凤啸]fèng xiào
凤凰鸣叫声。比喻琴瑟琵琶等乐曲声。
32、[
嘶啸]sī xiào
(马)引声长鸣。
33、[
啸嗷]xiào áo
形容长而尖的声音。蒋光慈《怀拜轮》诗:“在海鸟婉叫的声里,在海风啸嗷的声里,仿佛听见当年诗人吊古国的悲吟。”
34、[
啸吼]xiào hǒu
长声吼叫。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黍谷山》:“洞口风声啸吼,风气凛烈,虽盛暑人不敢迫。”《诗刊》1978年第4期:“我仿佛听到无数虎狼的啸吼,接着又是一阵轰然巨响的雷声。”
35、[
啸俦]xiào chóu
呼唤同伴。
36、[
鬼啸]guǐ xiào
亦作“鬼歗”。鬼长叫声。
37、[
叫啸]jiào xiào
呼啸:江水在峡谷中奔腾~。
38、[
独啸]dú xiào
独自吟嘨。古代高人逸士多有长啸之习,用抒胸臆。
39、[
清啸]qīng xiào
清越悠长的啸鸣或鸣叫。
40、[
啸鸢]xiào yuān
澳大利亚产的一种小型的食鱼鸢,与栗鸢有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