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中華語文大辭典
臍脐ㄑ丨ˊqí1.肚臍。[例]~帶。2.螃蟹腹下中部的甲殼,雄的長形,雌的圓形。[例]尖~∣團~。
臍-漢語大字典
臍
〔脐〕
《説文》:“ગǯ܌肶ગǤٟ。从肉,齊聲。”容庚《金文編》:“ગǯ܌从次从肉,猶餈之或从齊作䭣,☀之或从次作粢也。陳矦因ଁܩ̞,《史記》作因齊,齊威王名。”按:后“ગǢ\u001D字隶定作“臍”。
qí 《廣韻》徂奚切,平齊從。脂部。
(1)肚脐。腹正中脐带脱落结疤后的凹陷。《説文·肉部》:“ગǯ܈臍),肶ગǤٟ。”《正字通·肉部》:“臍,胎在母腹,臍連于胞胎。”《莊子·人間世》:“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後漢書·董卓傳》:“守尸吏然火置(董)卓臍中,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宋梅堯臣《和王仲義》:“空知噬臍患,豈有周身防。”郭沫若《女神·湘累》:“颈上挂一莲瓣花环,长垂至脐。”
(2)物体像人脐的部位。如:瓜脐;脐橙。《朱子語類·理氣下》:“南極北極,天之樞紐,只有此處不動,如磨臍然。”
(3)螃蟹的腹部。《廣雅·釋魚》“蟹”清王念孫疏證:“今人辨蟹,以長臍者為雄,團臍者為雌。”宋沈偕《遺賈耘老蟹》:“横跪蹣跚鉗齒白,圓臍吸脅鬥膏紅。”宋黄庭堅《又借代二螯解嘲前韻見意》:“想見霜臍當大嚼,夢回雪壓摩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