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1、[
吞噬]tūn shì
吃掉。也比喻侵占别人的财物化为己有。噬(shì):咬。
2、[
反噬]fǎn shì
对别人的指责、揭发反咬一口。噬(shì):咬。
3、[
咬噬]yǎo shì
咬。克非《春潮急》五:“心头就象有什么东西在咬噬。”林如稷《将过去》二:“﹝ 若水 ﹞一会更似有一个东西在前胸爬行,似咬噬作痛,几乎晕仆。”
4、[
援噬]yuán shì
捕执而咬食之。
5、[
噬胾]shì zì
食大块肉。
6、[
噬攫]shì jué
侵吞掠夺。
7、[
噬负]shì fù
诬赖背弃。
8、[
噬肤]shì fū
1.施刑恰当。
2.比喻关系亲近。
9、[
脐噬]qí shì
语出《左传·庄公六年》:“亡 邓国 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齐,同“脐”。此谓自噬腹脐,喻不可及。后因以“脐噬”喻后悔难追。明 李东阳《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多言秖害道,为仁竟由己,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此係膈言,毋徒脐噬。”
10、[
屠噬]tú shì
残杀吞并。
11、[
噬嗑]shì hé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离上,其形为。谓颐中有物,啮而合之。象征以刑法治国。亦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货物以交易。
12、[
噬逆]shì nì
谓反叛作乱。
13、[
搏噬]bó shì
搏击吞噬。亦以喻打击陷害或侵略吞并。
14、[
内噬]nèi shì
内部攻讦相残。清 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张保 之寇海也,自 嘉庆 初年始也,后与其党 郭学显 内噬。”
15、[
啖噬]dàn shì
1.啮食;吞食。
2.啗噬:啮食;吞食。
16、[
虎噬]hǔ shì
虎啮食。比喻勇猛。
17、[
咋噬]zé shì
咬嚼吞吃。
18、[
毒噬]dú shì
谓毒虫咬噬。
19、[
螫噬]shì shì
谓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
20、[
肥噬]féi shì
择肥而噬。
21、[
侵噬]qīn shì
侵占吞并;侵害。
22、[
噬食]shì shí
咬;吃;吞食。
23、[
噬犬]shì quǎn
凶猛咬人的狗。《楚辞·天问》:“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王逸 注:“噬犬,啮犬也。”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三:“百廛之市,不畜噬犬。”
24、[
噉噬]dàn shì
食用。
25、[
噬搏]shì bó
咬啮搏击。喻残害。
26、[
噬指]shì zhǐ
典出《后汉书·周磐传》:“磐 同郡 蔡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李贤 注:“噬,嚙也。”后以谓母子相眷念。
27、[
含噬]hán shì
犹吞食。残害之意。
28、[
咥噬]dié shì
咬食;吞吃。
29、[
噬狗]shì gǒu
即噬犬。
30、[
攫噬]jué shì
抓取而吞噬。
31、[
齧噬]niè shì
咬食。汉 王充《论衡·商虫》:“彊大食细弱,知慧反顿愚。他物小大,连相啮噬。”
32、[
噬螫]shì shì
1.咬啮螫刺。
2.指咬啮螫刺之物。
3.比喻毒害。
33、[
哮噬]xiào shì
咆哮狂咬。形容猖狂。
34、[
狼噬]láng shì
1.狼吞噬。
2.比喻凶暴侵占。
35、[
自噬]zì shì
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藉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36、[
噬贤]shì xián
嫉害贤能。
37、[
狂噬]kuáng shì
1.疯狂地咬噬。
2.喻肆意诬陷。
38、[
横噬]héng shì
残暴吞食。
39、[
龁噬]hé shì
啮食。比喻拼搏歼敌。
40、[
噬齧]shì niè
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