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1、[
松鲈]sōng lú
见“松江鱸鱼”。
2、[
鲙鲈]kuài lú
即鲈脍。
3、[
鲈豸]lú zhì
鲈鱼。
4、[
鲈鲤]lú lǐ
亦作“鱸鱧”。杜父鱼的别名。
5、[
忆鲈]yì lú
犹忆莼鲈。明 张煌言《答纪石青年丈》诗之二:“已知世态供谈虎,岂为微名重忆鱸。”
6、[
鲈鳢]lú lǐ
见“鱸鲤”。
7、[
碧鲈]bì lú
即鲈鱼。因背部青灰色,故称。
8、[
鲈鲙]lú kuài
见“鱸膾”。
9、[
鰞鲈]wū lú
鲈鱼。
10、[
鲈莼]lú chún
鲈鱼与莼菜。
11、[
鲈江]lú jiāng
松江 的别名。因盛产鲈鱼,故名。
12、[
玉花鲈]yù huā lú
鲈鱼的美称。
13、[
思鲈脍]sī lú kuài
见“思鱸蒓”。
14、[
季鹰鲈]jì yīng lú
犹季鹰鱼。
15、[
鲈鱼鲙]lú yú kuài
见“鱸鱼膾”。
16、[
忆蒓鲈]yì chún l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蓀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书·文苑传·张翰》作“乃思 吴中 菰菜、蓴羹、鱸鱼膾”。蓴,同“蒓”。后以“忆蒓鱸”喻思乡或归隐之念。明 刘基《宋大内》诗:“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蒓鱸。”
17、[
松江鲈]sōng jiāng lú
见“松江鱸鱼”。
18、[
鲈乡亭]lú xiāng tíng
亭名。在 江苏省 吴江市 东 长桥 上,亭旁曾有 春秋 越 范蠡、晋 张翰、唐 陆龟蒙 画像。宋 苏轼 有《戏书吴江三贤画像》诗,因名亭曰 三高亭,且更为塑像。后 绍兴 年间 林肇 为令,作序江上,更名“鱸乡亭”。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宋 ﹞ 陈文惠公 尧佐《吴江诗》云:‘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纔熟杨柳黄,扁舟繫岸不忍去,西风斜日鱸鱼乡。’后人於其地立 鱸乡亭。”参阅 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三高亭》、《嘉庆一统志·苏州府·古迹》。
19、[
四腮鲈]sì sāi lú
鲈鱼的一种,松江 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
20、[
莼鲈之思]chún lú zhī sī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21、[
寒乌热鲈]hán wū rè lú
潮汕食谚“寒乌热鲈”,是说冬天的乌鱼夏天的鲈鱼最合时令。这里“寒”字潮州音读“肝5”,“热”字潮州音读“而活”,分别是寒冷和炎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