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òu
1、[
百兽]bǎi shòu
众兽。
2、[
飞禽走兽]fēi qín zǒu shòu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3、[
猛兽]měng shòu
凶猛的兽类,如虎、狮、豹等。
4、[
野兽]yě shòu
家畜以外的兽类。
5、[
兽医]shòu yī
治疗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的医生。
6、[
鸟兽]niǎo shòu
飞禽和走兽的统称。
7、[
兽行]shòu xíng
1.指极端野蛮、残忍的行为。
2.指发泄兽欲的行为。
8、[
人面兽心]rén miàn shòu xīn
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样凶恶残暴。
9、[
禽兽]qín shòu
1.鸟和兽。
2.比喻行为卑鄙恶劣的人:衣冠~。
10、[
驯兽]xùn shòu
1.驯服之兽。
2.训练马、狗、象、狮子、老虎等兽,使听指挥,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11、[
兽性]shòu xìng
指极端野蛮和残忍的性情:~大发。
12、[
兽人]shòu rén
《周礼》官名。掌管有关狩猎和供献兽物的官。《周礼·天官·兽人》:“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冬献狼,夏献麋……凡田兽者,掌其政令。”《左传·宣公十二年》:“兽人无乃不给於鲜。”
13、[
灵兽]líng shòu
祥瑞之兽。
14、[
走兽]zǒu shòu
泛指兽类:飞禽~。
15、[
困兽]kùn shòu
被围困的野兽。比喻处绝境中的人。
16、[
兽类]shòu lèi
哺乳动物的通称。
17、[
海兽]hǎi shòu
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如海豚、鲸等。
18、[
兽王]shòu wáng
指狮子或老虎。
19、[
兽欲]shòu yù
指野蛮的性欲。
20、[
雷兽]léi shòu
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21、[
珍兽]zhēn shòu
1.瑞兽。《史记·三王世家》:“珍兽至,嘉穀兴,天应甚彰。”
2.珍异的野兽。《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晋 王嘉《拾遗记·魏》:“明帝 即位二年,起灵禽之园,远方国所献异鸟珍兽,皆畜此园也。”
22、[
吻兽]wěn shòu
古建筑屋脊两端陶制鸱尾之类的装饰物。
23、[
害兽]hài shòu
对人类有害的各种兽类,如獾、狼、野猎等。
24、[
兽吻]shòu wěn
1.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2.门环饰。
25、[
狡兽]jiǎo shòu
矫健凶猛的野兽。
26、[
白兽]bái shòu
即白虎。西方七宿。
27、[
侄兽]zhí shòu
兽名。虎之一种。又称酋耳。
28、[
兽焰]shòu yàn
1.亦作“兽炎”。指兽形香炉中燃香而生的火焰。
2.兽炭燃烧发生的火焰。
29、[
兽角]shòu jiǎo
《吕氏春秋·行论》:“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后以“兽角”指城郭。
30、[
兽迹]shòu jì
1.见“兽跡”。
2.亦作“兽蹟”。兽的足印。
31、[
祭兽]jì shòu
豺杀兽而陈之若祭。
32、[
阱兽]jǐng shòu
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明 张煌言《闽南行》:“不数年间杀运回,汉 人復炽胡人灭;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
33、[
牙兽]yá shòu
1.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亦名驺牙。
2.指象。
34、[
毛兽]máo shòu
指四象中的白虎。古代二十八宿体系中,西方七宿为虎象,因用以借指西方。
35、[
五兽]wǔ shòu
五类动物。
36、[
兽穴]shòu xué
1.野兽的洞穴。
2.虎穴。因避讳而改。
37、[
仁兽]rén shòu
麒麟的别名。古代传说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有王者则至,为仁德之兽。《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文选·刘祯<公宴诗>》:“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刘良 注:“仁兽,麟也。”
38、[
猎兽]liè shòu
1.中世纪英国在狩猎地饲养作为打猎对象的动物(如獐、狐、貂)
2.可作狩猎猎物的哺乳动物。
39、[
蛰兽]zhé shòu
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
40、[
兽糖]shòu táng
制成狮、象等兽形的糖果。一名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