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ú
1、[
反刍]fǎn chú
1.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
2.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
2、[
刍狗]chú gǒu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3、[
刍议]chú yì
谦辞。称自己粗浅的议论。
4、[
刍薪]chú xīn
薪刍,柴草。
5、[
刍论]chú lùn
浅陋的议论。多用为自谦之辞。
6、[
王刍]wáng chú
植物名。菉草的别称,又名荩草。
7、[
刍藳]chú gǎo
亦作“芻稾”。干草。
8、[
牧刍]mù chú
1.牧草。
2.牲畜。
9、[
涂刍]tú chú
1.指涂车与刍灵,皆古代送葬之物。
2.指灵柩。
10、[
刍茭]chú jiāo
干草。牛马的词料。
11、[
刍秣]chú mò
喂牲口的草料。
12、[
刍稾]chú gǎo
见“芻藳”。
13、[
刍豆]chú dòu
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
14、[
刍言]chú yán
浅陋的言论;卑贱者的言论。多用为自谦之词。
15、[
三刍]sān chú
精粗不等的三种喂牲口的饲料。
16、[
樵刍]qiáo chú
打柴割草的人。
17、[
刍尼]chú ní
亦作“芻泥”。喜鹊。
18、[
束刍]shù chú
1.捆草成束。
2.成束的草。
3.《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有母忧,穉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19、[
刍蒿]chú hāo
也作刍藁,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昴宿,含六星,在天苑之西。
20、[
刍豢]chú huàn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21、[
豆刍]dòu chú
犹豆莝。
22、[
刍甍]chú méng
中国古代算数中的一种几何形体。
23、[
秩刍]zhì chú
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草料。
24、[
棼刍]fén chú
杂草。
25、[
牲刍]shēng chú
牲畜。语本《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赵岐 注:“草牲曰芻。”南朝 梁 萧子云《雅乐歌·需雅》:“蒸民乃粒有牲芻,自 卫 反 鲁 删《诗》《书》。”
26、[
刍菽]chú shū
亦作“芻叔”。即刍豆。
27、[
刍泥]chú ní
见“芻尼”。
28、[
中刍]zhōng chú
中等的草料。
29、[
青刍]qīng chú
新鲜的草料。
30、[
苾刍]bì chú
亦作“苾蒭”。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31、[
马刍]mǎ chú
亦作“马蒭”。喂马的草。
32、[
刍牧]chú mù
1.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2.放牧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卜式 试于芻牧,弘羊 擢于贾竖,衞青 奋於奴僕,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唐 陆龟蒙《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
3.家畜。指马牛羊之类。《旧唐书·罗弘信传》:“存信 御军无法,侵 魏 之芻牧,弘信 不平之。”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盖宗法社会之视外人,理同寇盗,凡皆侵其芻牧,夺其田畴而已。”
33、[
龙刍]lóng chú
即龙须草。可作马料,故称。
34、[
益刍]yì chú
给牛马牲口加草料。
35、[
秉刍]bǐng chú
十庾数量的草把。
36、[
刍养]chú yǎng
饲养。
37、[
秣刍]mò chú
喂牲口的草。亦指准备饲料。
38、[
传刍]chuán chú
驿站和草料。亦泛指车马粮草。
39、[
刍说]chú shuō
刍论。
40、[
茭刍]jiāo chú
作饲料的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