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n
1、[
昆虫]kūn chóng
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2、[
昆仑]kūn lún
昆仑山。
3、[
后昆]hòu kūn
1.亦作“后緄”。后嗣;子孙。
2.后昆。后代;后嗣。后,通“後”。
4、[
昆仲]kūn zhòng
对别人兄弟(xiōngdì)的称呼。
5、[
昆弟]kūn dì
同昆仲,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6、[
金友玉昆]jīn yǒu yù kūn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7、[
昆曲]kūn qǔ
1.流行于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也叫昆剧。
2.昆腔。
8、[
昆明]kūn míng
中国云南省省会。市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9万.中国西南重镇,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枢纽。别名春城。
9、[
昆剧]kūn jù
也叫昆腔、昆曲。戏曲剧种。元代以后,由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戏曲腔调发展而成。曾流传各地,对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有过较大的影响。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曲牌繁多,舞蹈性强。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兼用箫、琵琶等。
10、[
昆布]kūn bù
一种海藻,生长在温带海洋中,长1米左右,黑褐色,固着在岩礁上。基部叉状分枝,柄部圆柱状,像叶子的部分扁平,含有丰富的碘和氨基酸等,可入药。
11、[
昆玉]kūn yù
1.昆仑山 的美玉。多用以比喻意趣高洁、文章精美和人才杰出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璡 则志烈秋霜,心贞 崑 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陵机 之赋,虚握灵珠;孙绰 之铭,空擅 崑 玉。”李周翰 注:“灵珠、崑 玉,喻文章之美也。”唐 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崑 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2.对别人兄弟的美称。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 继 ﹞与 皇甫冉 有髫年之故,契逾崑玉。”清 潘永因《宋稗类钞·博识》:“陆士衡 兄弟产於 崑山,后人因称兄弟为崑玉,言其如 崑山 之玉也。”
3.称人兄弟的敬词。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因将军贤昆玉无尺寸地,暂供 荆州 以为养军之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快不要行礼。贤昆玉多是江湖上义士好汉,下官未任之时,闻名久矣。”《再生缘》第五七回:“王亲,你又并无昆玉,想到了高年父母,就该应保重身体了。”
12、[
昆腔]kūn qiāng
戏曲声腔之一,元代在江苏昆山产生。明代至清中叶以前非常流行,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影响。也叫昆曲、昆山腔。
13、[
昆冈]kūn gāng
1.亦作“崑岗”。亦作“崐冈”。即昆仑山。
2.蜀冈的异名。在江苏省江都县西北。为广陵古城所在。
3.即崑冈。古代对昆仑山的别称。
14、[
昆台]kūn tái
1.相传 昆仑山 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皆为神仙居处。因以“崑臺”、“崑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宋 张元干《醉蓬莱·寿》词:“满腹经纶,回天议论,崑臺 仙裔。”
2.汉 时少府的属官名。执掌 甘泉宫 事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 甘泉 居室为昆臺。”
3.传说 黄帝 登仙处。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薰风至,真人集,﹝ 轩辕 ﹞乃厌世於 昆臺 之上,留其冠、剑、佩、舄焉。昆臺 者,鼎湖 之极峻处也,立馆於其下。”唐 无名氏《仙传拾遗·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 臣事之,为王述 昆臺 登仙之事。”
15、[
昆吾]kūn wú
同“锟铻”
16、[
弟昆]dì kūn
亦作“弟晜”。弟兄。
17、[
来昆]lái kūn
后代子孙。唐 李审几《奉仙观老君碑》:“少卿 远裔,元礼 来昆。”《诚意伯文集》卷一附 明 洪武 元年礼部拟《刘基祖父永嘉郡公诰》:“松揪有耀,益厚来昆。”
18、[
昆味]kūn wèi
茄子的别称。
19、[
昆娣]kūn dì
姊妹。
20、[
昆华]kūn huá
昆仑山 和 华山 的并称。
21、[
昆奴]kūn nú
见“崑崙奴”。
22、[
昆季]kūn jì
兄弟(xiōngdì)。
23、[
二昆]èr kūn
1.两兄。《左传·成公五年》:“我在,故 欒氏 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杨伯峻 注:“昆,兄也。赵同、赵括 为 赵婴 之两兄。”《晋书·张亢传》:“﹝ 亢 ﹞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二昆,指 亢 兄 载 与 协。
2.兄弟两个。晋 陆机《与弟清河云》诗之二:“篤生二昆,克明克俊。”二,一本作“三”。
24、[
昆丘]kūn qiū
亦作“崐丘”。亦作“崐邱”。即 昆仑山。
25、[
昆刀]kūn dāo
1.即昆吾刀。
2.昆吾刀的省称。
26、[
昆炎]kūn yán
昆 火。
27、[
昆蹏]kūn tí
即騉蹄。骏马名。蹏,“蹄”的古字。
28、[
元昆]yuán kūn
长兄。
29、[
昆邓]kūn dèng
昆仑山 和 邓林 的并称。
30、[
坚昆]jiān kūn
1.古部族名。又称 鬲昆、隔昆、结骨、纥骨、居勿,唐 时称 黠戛斯,在今 叶尼塞河 上游。汉 初属 匈奴。宣帝 时,匈奴 郅支单于 发兵西破 坚昆,因留都其地。《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单于 ﹞发其兵西破 坚昆,北降 丁令,并三国。”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坚昆 部落非狼种,其先所生之窟在 曲漫山 北。”
2.唐 羁縻都督府名。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以 铁勒结骨(即 黠戛斯)部设置,隶 燕然都护府。故址在今 苏联 境内 叶尼塞河 上游一带。
3.复姓。黠戛斯 有 坚昆氏,居 贺兰山 下,自云 李陵 之后。见 宋 罗泌《路史》。
31、[
昆孙]kūn sūn
1.兄之孙。《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张,君之昆孙 子孔 之后也。”杜预 注:“昆,兄也。子孔,郑襄公 兄,孔张 之祖父。”
2.远孙的统称。清 梁章鉅《称谓录·元孙》:“昆孙又为远孙之统称。”
32、[
炎昆]yán kūn
《书·胤征》:“火炎 崑冈,玉石俱焚。”后以“炎崑”喻同归于尽。
33、[
昆弥]kūn mí
亦作“昆莫”。汉 时 乌孙王 的名号,犹 匈奴 之单于。自 汉宣帝 甘露 元年起,乌孙 有大小二 昆弥,均受 汉 王朝册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王号也,名 猎骄靡,后书‘昆弥’云。”颜师古 注:“昆莫本是王号。而其人名 猎骄靡,故书云‘昆弥’。昆取昆莫,弥取骄靡。弥、靡音有轻重耳,盖本一也。后遂以昆弥为其王号也。”
34、[
昆仍]kūn réng
后代子孙。仍,晜孙之子。
35、[
昆鸡]kūn jī
鸟名。
36、[
昆调]kūn diào
1.亦称“崑山调”。即昆腔。
2.指西昆体。
37、[
昆阆]kūn láng
指 昆仑山 上的 阆苑,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38、[
昆莫]kūn mò
见“昆弥”。
39、[
昆党]kūn dǎng
明 末朝官党派之一。其首领 顾天峻 是 昆山县 人,故名。同时尚有 浙 党、宣 党等。
40、[
昆夷]kūn yí
1.殷周时我国西北部族名。
2.泛指西北方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