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1、[
蛊惑]gǔ huò
毒害;迷惑:~人心。也作鼓惑。
2、[
整蛊]zhěng gǔ
就是整人,搞恶作剧的意思。
3、[
巫蛊]wū gǔ
1.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
2.指巫蛊之祸。
4、[
蛊毒]gǔ dú
1.谓用毒药杀人。《左传·昭公元年》“何谓蛊”唐 孔颖达 疏:“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
2.指毒药。明 王錂《寻亲记·遣奴》:“你下挑生,拆得人夫妇分;下蛊毒,令人做鬼魂。”
3.蛊虫之毒。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两 广、云、贵 多有蛊毒,饮食后,咀嚼当归即解。”清 林则徐《晓喻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是(鸦片)比诸盗贼之用闷香,拐带之用迷药,妖邪之用蛊毒,以攫人财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
5、[
蛊术]gǔ shù
指祈祷鬼神、诅咒等厌魅邪术。
6、[
情蛊]qíng gǔ
情蛊是蛊术的一种,通过蛊术为引,传说能激发超自然力量会使受术者会死心塌地爱上施术者。
7、[
毒蛊]dú gǔ
1.害人的毒虫。
2.比喻害人的人。
8、[
蛊菑]gǔ zī
指鬼怪等作祟为害。
9、[
蛊尾]gǔ wěi
传说中的山名。
10、[
狂蛊]kuáng gǔ
1.犹狂惑。
2.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
3.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11、[
振蛊]zhèn gǔ
谓清除积弊。
12、[
蛊虫]gǔ chóng
1.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2.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13、[
蛊事]gǔ shì
犹故事。指旧日的典章制度等。
14、[
蛊溺]gǔ nì
惑乱沉迷。
15、[
蛊媚]gǔ mèi
1.妖冶妩媚。蛊,通“冶”。《后汉书·张衡传》:“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李贤 注:“蛊音野,谓妖丽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穷瑰奇之服饌,极蛊媚之声色。”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冶媚可作蛊媚。”
2.指艳色。《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陈塤 上言,请去君侧之蛊媚,以正主德;从天下之公论,以新庶政。盖指 贾才人 及 史弥远 也。”
16、[
蛊蛔]gǔ huí
1.蛊虫和蛔虫。比喻心腹之患。
17、[
裕蛊]yù gǔ
《易·蛊》:“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孔颖达 疏:“体柔当位,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李镜池 通义:“想光大父亲的事业,但实行起来则遇到困难。”后因以“裕蛊”谓光大父业。
18、[
贞蛊]zhēn gǔ
《易·蛊》:“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王弼 注:“居於内中,宜干母事,故曰干母之蛊也。妇人之事难可全正,宜屈己刚,既干且顺,故曰不可贞也。”贞,正;蛊,事。后以“贞蛊”指整肃其事。
19、[
蛊佞]gǔ nìng
奸佞;邪恶。
20、[
埋蛊]mái gǔ
指埋藏以巫术诅咒害人用的木偶等物。
21、[
蛊冶]gǔ yě
艳丽。蛊,通“冶”。
22、[
病蛊]bìng gǔ
不能食;即日,食如初而益多。
23、[
吹蛊]chuī gǔ
即飞蛊。毒虫名。
24、[
蛊膈]gǔ gé
腹胀不思饮食的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又传 润州 某公……晚患蛊膈,乃謁 白飞霞 。 飞霞 诊视良久,曰:‘此瘕也,公岂饵龟板药耶?今满腹皆龟,吾药能逐之;其骨节腠理者,非吾药所能也。’”
25、[
蛊坏]gǔ huài
惑乱败坏。
26、[
蛊杀]gǔ shā
用蛊术杀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 徐来 亦坐蛊杀前王后 乘舒 ,及太子 爽 坐王告不孝,皆弃市。”
27、[
瘇蛊]zhǒng gǔ
肿胀蛊毒。比喻祸患。
28、[
蛊厌]gǔ yàn
用邪术制人。
29、[
魇蛊]yǎn gǔ
以巫术、妖术使人遭灾或神智迷糊。
30、[
蛊疾]gǔ jí
神经错乱之病。《左传·宣公八年》:“晋 胥克 有蛊疾。”杜预 注:“惑以丧志。”一说蛊,通“痼”。久病。俞樾 曰:“蛊,当读为痼,久病也。”见《群经平议·左传二》。
31、[
蛊晦]gǔ huì
惑乱昏昧。
32、[
蛊卦]gǔ guà
蛊卦展示“蛊”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蛊”的意思是蛊惑。
33、[
气蛊]qì gǔ
1.气愤。
2.亦作“气臌”。腹部肿胀的病症。俗称气臌胀。
34、[
蛊司]gǔ sī
既是重量单位又是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时1oz代表PCB的铜箔厚度约为36um。
35、[
蛊干]gǔ gàn
谓主事。
36、[
庶蛊]shù gǔ
驱除毒虫。
37、[
蛊症]gǔ zhèng
腹内生虫的病。
38、[
惑蛊]huò gǔ
迷惑。《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太尹惑蛊其君而专其利。”《国语·晋语二》:“将以 驪姬 之惑蛊君而诬国人,谗羣公子而夺之利,使君迷乱,信而亡之。”《后汉书·崔駰传》:“中常侍 江京、陈达 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疎孽。”宋 洪迈《夷坚丁志·陈巫女》:“既嫁,神日日来惑蛊之。”
39、[
放蛊]fàng gǔ
相传为我国一种古老的神秘巫术,指针对某一对象施下蛊,使施蛊对象遭遇不幸或心身受损,另外也有使施蛊对象逢凶化吉的。
40、[
蛊主]gǔ zhǔ
传说饲养蛊虫的人。《隋书·地理志下》:“然此数郡,往往畜蛊……蛇则曰蛇蛊,蝨则曰蝨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则畜者自钟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