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1、[
城隍]chéng huáng
道教所信奉的在冥间管理城池的神。如府城隍、县城隍等。旧时多在城隍庙举行庙会。
2、[
纳隍]nà huáng
汉 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於隍。”谓推入城池中。按,《孟子·万章下》称 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张 赋本此意。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
3、[
河隍]hé huáng
见“河湟”。
4、[
隍陴]huáng pí
城壕与女墙。借指城池。
5、[
隍鹿]huáng lù
《列子·周穆王》:“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因以“隍鹿”喻梦幻虚无。
6、[
深隍]shēn huáng
深而无水的护城壕。
7、[
池隍]chí huáng
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
8、[
石隍]shí huáng
石砌的濠沟。
9、[
隍堑]huáng qiàn
城壕。
10、[
闉隍]yīn huáng
犹城池。
11、[
濠隍]háo huáng
护城河。
12、[
复隍]fù huáng
谓城倒覆于隍上。復,通“覆”。比喻君道倾危。语本《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师。”孔颖达 疏:“谓君道已倾,不烦用师也。”《宣和遗事》后集:“泰道亨时戒復隍,宣和 往事可嗟伤!正邪分上有强弱,罔克念中分圣狂。”清 钱谦益《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天啟 壬戌国方彝之初旦,制科得人为盛,臚传首 茂苑 文文肃公,庶常擢 会稽 倪文正公、漳浦 黄石 斋公 暨吾邑 许公 ……既而 文 大用,以復隍贞吝;倪 黄 晚用,以过涉终凶;许公 则不进不退,入于坎臽以殁。”
13、[
遗隍]yí huáng
指残留的城壕。
14、[
水隍]shuǐ huáng
水沟。
15、[
陴隍]pí huáng
城池。
16、[
沟隍]gōu huáng
没有水的城壕。泛指沟壑。唐 温宪《题崇庆寺壁》诗:“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絶音尘。”宋 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见寄》:“已甘老死填沟隍,殭尸闔棺犹目张。”
17、[
隍阱]huáng jǐng
城壕、陷坑。引申为危难。
18、[
堂隍]táng huáng
见“堂皇”。
19、[
隍下鹿]huáng xià lù
见“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