箎-中華語文大辭典
箎箎1ㄏㄨˇhǔ古書上指一種竹子。箎箎2ㄔˊchí吹奏樂器名。形狀與笛相似,有八孔,橫吹。同「篪」。
箎-漢語大字典
箎
箎(一)hǔ 《集韻》火五切,上姥曉。
竹名。《集韻·姥韻》:“箎,竹名。高百丈。”元李衎《竹譜詳録·竹品譜·異形品下》:“箎竹,《字林》云:大高百丈,狀類蕁竹。”
(二)chí
同“篪”。《字彙·竹部》:“箎,同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十:“宣和中,有林虎者賜對,徽宗亦異之,賜名於‘虎’上加‘竹’,然字書初無此字,乃自稱‘塤箎’之‘箎’。而書名不敢增,但作‘箎’云。”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琛令朝雲假為貧嫗,吹箎而乞。”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塤箎鳴自合,金石瑩逾新。”明徐ऱż/u>《殺狗記·諫兄觸怒》:“他兩個義比雲霄,與咱契似篔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