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n
1、[
坎埳]kǎn kǎn
坑穴。《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蜀 土疏恶,以甓甃之,环城十里内取土,皆剗丘垤平之,无得为坎埳以害耕种。”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巖墙之必压,坎埳之至凶,擿埴索涂,都忘趋避。”
2、[
埳坷]kǎn kē
坎坷。
3、[
瘗埳]yì kǎn
见“瘞坎”。
4、[
穴埳]xué kǎn
洞穴。
5、[
满埳]mǎn kǎn
见“满坎”。
6、[
坑埳]kēng kǎn
即阬阱。
7、[
马埳]mǎ kǎn
陷马的土坑。
8、[
埳井]kǎn jǐng
见“坎井”。
9、[
埳蛙]kǎn wā
见“坎井之鼃”。
10、[
埳室]kǎn shì
安放牌位的地方。多于室内就墙壁砌成。
11、[
机埳]jī kǎn
见“机陷”。
12、[
埳轲]kǎn kē
坎坷。汉 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后汉书·冯衍传下》:“非惜身之埳軻兮,怜众美之憔悴。”
xiàn
1、[
阬埳]kēng xiàn
即阬阱。《后汉书·蔡邕传》:“衰老白首,横见引逮,随臣摧没,并入阬埳,诚寃诚痛。”参见“阬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