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中華語文大辭典
餡馅ㄒ丨ㄢˋxiàn包在麵食、點心等食品裡的作料。一般以肉、菜、糖、果仁、豆沙、棗泥等為材料。[例]~餅|肉~|餃子~。
餡-中華大字典
1、餡讀音:乎鑑切,音陷,陷韻。釋文:
❶餅中肉也。見《字彙》。〔正字通云。凡米麪食物。坎其中實以雜味、曰~〕。
❷同䭑。《六書故》:~又作䭑。歐公歸田錄言、京師賣酸䭑者。俚俗誤書爲餕饀。滑稽子謂爲俊叨。蓋不知~之从臽。而誤从舀也。
2、薟讀音:力冉切,音歛,琰韻。離鹽切,音廉,鹽韻。釋文:白~也。見《說文》。
〔按詩葛生篇。蘝蔓於野。釋文。草木疏云。似栝樓。葉盛而細。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幽州人謂之鳥服。王筠注曰。本草謂之白歛。以別於赤歛烏歛也。本草綱目、蘇頌曰。白歛、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根如雞鴨卵而長。三五枚同一窠。皮黑肉白。一種赤歛。花實功用皆同。但表裏俱赤爾。又烏蘝。其藤柔而有稜。一枝一鬚。凡五葉。葉長而光。有疎齒。面靑背淡。七八月、結苞成簇。靑白色。花大如粟。黃色四出。結實大如龍葵子。生靑熟紫。內有細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長一二尺。擣之多涎滑。
3、薟讀音:虛嚴切,音杴,鹽韻。釋文:豨~。草名。《本草綱目》:豨~、一名火杴草。一名豬膏母。楚人呼豬爲豨。呼草之氣味辛毒爲~。此草氣臭如豬。而昧~螫。故謂之豨~。莖有直稜。兼有斑點。葉似蒼耳而微長。似地菘而稍薄。對節而生。莖葉皆有細毛。八九月開小花。深黃色。中有長子。如同蒿子。外蕚有細刺粘人。
4、薟讀音:魚杴切,音嚴,鹽韻。釋文:水中野韭。見《集韻》。
5、薟讀音:火占切,音陽,鹽韻。釋文:辛味。一曰。~稀。藥艸。見《集韻》。
6、薟讀音:馨兼切,音妗,鹽韻。釋文:辛毒之味。見《集韻》。
7、薟讀音:苦紺切,音勘,勘韻。釋文:餡或字。《集韻》:餡。味過甘也。或作~。
8、䭑讀音:力冉切,音歛,琰韻。離鹽切,音廉,鹽韻。釋文:嘰也。讀若風溓溓。一曰。廉潔也。見《說文》。《段注》:口部曰。嘰、小食也。風溓溓未聞。一謂讀若廉潔之廉也。轉寫奪若字。
〔按長箋云。正飯之後有小飯。如茶點之類。北方謂之小食。飯之餘也。今俗所謂喫小食。其來已古〕。
9、䭑讀音:乎韽切,音陷,陷韻。釋文:捱或字。《集韻》:捱。餅中肉。或从食。
10、䭑讀音:苦簟切,音歉,丘檢切,音顩,琰韻。釋文:歉或字。《集韻》:歉。不飽也。一曰。不足皃。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