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1、[
获乂]huò yì
得到治理;得到安定。
2、[
安乂]ān yì
太平,安定。
3、[
不乂]bù yì
不能治事。
4、[
英乂]yīng yì
1.才智突出。
2.指才智突出的人。
5、[
中乂]zhōng yì
居中央而治理天下。
6、[
乂安]yì ān
太平;安定。《史记·孝武本纪》:“汉 兴已六十餘岁矣,天下乂安。”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眷属乂安,公私和泰。”《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这故事出在 东汉 光武 年间,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鲁迅《集外集拾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不待惩劝,而国乂安。”
7、[
惩乂]chéng yì
见“惩艾”。
8、[
乂宁]yì níng
安宁。汉 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寧,思和求中。”《后汉书·杨赐传》:“五登袞职,弭难乂寧。”隋 杨昭《答蒋州事书》:“江东混一,海内乂寧。”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削平僭乱,海宇乂寧。”
9、[
乂康]yì kāng
安定康乐。
10、[
保乂]bǎo yì
1.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2.养育安定。
11、[
乂俊]yì jùn
才德出众。
12、[
俊乂]jùn yì
亦作“俊艾”。才德出众的人。
13、[
儁乂]jùn yì
才德出众的人。
14、[
康乂]kāng yì
1.安治。
2.指健康平安。
15、[
宁乂]níng yì
安定太平。宋 苏轼《明堂赦文》:“赖帝貺临,海寓寧乂。三垂之兵靡警,万邦之年屡丰。”
16、[
隽乂]jùn yì
1.亦作“隽乂”。才德超卓的人。雋,通“俊”。汉 扬雄《司空箴》:“烈烈雋乂,翼翼王臣。臣当其官,官当其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黄初 四年,高祖文皇帝 畴諮羣公,思求雋乂。”宋 王安石《神宗皇帝挽辞》之一:“聪明初四达,隽乂尽旁求。”
2.指才德超卓。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我王建国,百司雋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益州,旧以 蜀郡、广汉、犍为 为三 蜀,土地沃美,人士雋乂。”宋 曾巩《辞中书舍人状》:“皆择当世聪明雋乂、工於言语文学之臣,使之敷扬演畅,被於简册。”
17、[
熙乂]xī yì
兴治。
18、[
清乂]qīng yì
犹清理。
19、[
扰乂]rǎo yì
安定,治理。
20、[
乂清]yì qīng
安定平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