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àn
1、[
玉瑱]yù tiàn
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
2.引申为耳边。
3.美石制的柱础。
4.镇物的玉器。瑱,通“镇”。
2、[
箴瑱]zhēn tiàn
犹言劝阻,规谏。有箴全御过之意。
3、[
佩瑱]pèi tiàn
犹玉佩。
4、[
珠瑱]zhū tiàn
缀珠的耳饰。《孔丛子·杂训》:“子产 死,郑 人丈夫舍玦珮,妇人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汉 贾谊《新书·春秋》:“邹穆公 死,邹 之百姓若失慈父……妇女抉珠瑱,丈夫释玦轩,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復。”
5、[
盈瑱]yíng tiàn
盈尺之玉。
6、[
环瑱]huán tiàn
1.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2.泛指首饰。
7、[
宴瑱]yàn tiàn
饱足貌。
8、[
瑱圭]tiàn guī
即镇圭。六瑞之一。为古代帝王受诸侯朝见时所执,象征安定天下四方之意。
9、[
象瑱]xiàng tiàn
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
10、[
规瑱]guī tiàn
语本《国语·楚语上》:“﹝ 白公 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 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 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11、[
瑱紞]tiàn dǎn
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
12、[
以规为瑱]yǐ guī wéi tiàn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