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
1、[
豭狗]jiā gǒu
猪和狗。喻行为卑劣之人。
2、[
豭尾]jiā wěi
公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3、[
豭豚]jiā tún
1.亦作“豭豘”。小公猪。后泛指公猪。《礼记·杂记下》:“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宋 惠洪《冷斋夜话·宋神宗诏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远略》:“神宗皇帝 一日行后苑,见牧豭豘者,问何所用。”章炳麟《訄书·解辫发》:“欧罗巴 诸国来互市者,復蚩鄙百端,拟以豭豚。”
2.古人佩豭豚形象之物,表示勇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 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 孔子。”裴駰 集解:“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子路 好勇,故冠带之。”
4、[
豭豨]jiā xī
公猪。
5、[
豭豘]jiā tún
见“豭豚”。
6、[
豭熊]jiā xióng
熊的一种。亦称罴。
7、[
豭貜]jiā jué
传说中的猿猴类动物。
8、[
豭猪]jiā zhū
公猪。
9、[
豭喙]jiā huì
猪嘴。《左传·昭公四年》:“顾而见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杜预 注:“口象猪。”
10、[
牲豭]shēng jiā
祭祀用的公猪。
11、[
人样豭驹]rén yàng jiā jū
见“人样鰕胊”。
12、[
娄猪艾豭]lóu zhū ài jiā
娄猪艾豭,娄猪意指母猪;艾豭,指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
13、[
寄豭之猪]jì jiā zhī zhū
寄:寄存;豭:公猪。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