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
1、[
幡然]fān rán
同“翻然”。
2、[
中幡]zhōng fān
〈名〉杂技的一种,表演时舞弄顶端有旗子的高大旗杆。
3、[
幡信]fān xìn
题表官号以为符信的旗帜。
4、[
幡戟]fān jǐ
旌旗和棨戟。泛指前驱仪仗。
5、[
幡纚]fān lí
亦作“幡洒”。飞扬貌。
6、[
幡虹]fān hóng
指寺中长幡。其形长展如虹,故称。
7、[
幢幡]chuáng fān
佛教道场用来装饰的长形旗帜。
8、[
彩幡]cǎi fān
见“綵旛”。
9、[
幡洒]fān sǎ
见“幡纚”。
10、[
幡纸]fān zhǐ
用来写字的绢帛。
11、[
幡伞]fān sǎn
幡幢伞盖。旧时作供品以献神佛。
12、[
绀幡]gàn fān
见“紺蝶”。
13、[
春幡]chūn fān
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14、[
幡华]fān huá
见“幡花”。
15、[
幡旆]fān pèi
旗帜之类。
16、[
执幡]zhí fān
旧时葬仪,父母之丧,子持纸幡导柩而行。
17、[
幡旗]fān qí
旗帜。
18、[
旗幡]qí fān
见“旗旛”。
19、[
旌幡]jīng fān
见“旌旛”。
20、[
素幡]sù fān
白旗。指战败者表示投降的旗。
21、[
幡幢]fān zhuàng
1、即幢幡。2、特指刹上之幡。幡: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2、[
青幡]qīng fān
见“青旛”。
23、[
幡麾]fān huī
指挥用的幡旗。
24、[
幡棨]fān qǐ
用作符信的幡和棨。
25、[
魂幡]hún fān
见“魂旛”。
26、[
幡织]fān zhī
见“幡帜”。
27、[
幡节]fān jié
幡旌麾节。
28、[
节幡]jié fān
麾节幡旌。
29、[
降幡]jiàng fān
见“降旛”。
30、[
云幡]yún fān
1.亦作“云旛”。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
2.出殡时用的灵幡。
31、[
皂幡]zào fān
黑色旗子。
32、[
信幡]xìn fān
见“信旛”。
33、[
纸幡]zhǐ fān
亦称“纸引”。纸制的招魂幡。旧时丧家用纸作旗幡,上书死者名讳及生卒年月日,谓之招魂幡。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挑着个纸幡儿,招展着痛苦伤情。”碧野《没有花的春天》十:“阿兴 把招魂纸引插在潮湿的坟堆上。”
34、[
宝幡]bǎo fān
亦作“宝旛”。佛寺中悬挂的旗幡。
35、[
幡薄]fān báo
丹书符箓之类。
36、[
童幡]tóng fān
绀蝶的别名。
37、[
佛幡]fó fān
佛寺所用的幡盖。《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武周 进逼 介州,沙门 道澄 以佛幡縋之入城,遂陷 介州。”
38、[
幡刹]fān shā
寺前所立幡柱。也称“刹竿”、“刹”。求道的僧侣得一法,每于此建幡昭告远方。
39、[
黄幡]huáng fān
见“黄旛”。
40、[
打幡]dǎ fān
幡指送葬中为死者招魂的旗帜,扬幡即打起招魂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