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
1、[
乙方]yǐ fāng
乙方一般是劳务方,也就是负责实现目标的主体。
2、[
乙醇]yǐ chún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5OH。无色的可燃液体,有特殊气味。是制造合成橡胶、塑料、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溶剂、消毒剂、防腐剂。通称酒精。
3、[
乙烯]yǐ xī
1.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式C2H4。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可从石油裂化产物中取得。是重要化工原料。
2.一种植物激素。可提早果实成熟期,促进器官脱落,调节性别转化,有利于产生雌花等。
4、[
乙未]yǐ wèi
乙未(训读:きのとひつじ、音读:いつび)为六十干支之一。干支顺序为第32个,前一个为甲午,后一个为丙申。
5、[
甲乙]jiǎ yǐ
1.指春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孔颖达 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尹知章 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唐 武则天《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宋 陆游《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宋 沉作喆《寓简》卷一:“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唐 韩愈《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讳 貽,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宋 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唐 萧颖士《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清 方苞《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清 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汉 张衡《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唐 长孙佐辅《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甲乙帐”。
10.指初更、二更。明 唐寅《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6、[
乙酸]yǐ suān
俗称醋酸。有机酸,分子式CH3COOH。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是醋的主要成分。无水乙酸在低温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为重要化工原料,用于制人造纤维、塑料、药品等。
7、[
乙醛]yǐ quán
一种无色挥发性水溶性的液体醛CH 3 CHO,有刺激性臭味,常通过乙醇的氧化或乙炔的催化加水制备,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8、[
太乙]tài yǐ
见“太一”。
9、[
乙亥]yǐ hài
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2个。前一位是甲戌,后一位是丙子。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乙属阴之木,地支之亥属阴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10、[
乙酉]yǐ yǒu
1.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2.又是岁乙酉五月。
11、[
乙烷]yǐ wán
一种无色、无臭、不溶于水的气态链烷烃CH 3 CH 3,存在于天然气中,为石油裂化的一种副产品,主要用作燃料或通过脱氢作为乙烯的原料。
12、[
乙炔]yǐ quē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2。是最简单的炔烃,用于焊接和照明的电石气就是含有少量有毒杂质的乙炔,纯乙炔是无臭和近乎无毒的。空气含乙炔在2.8%—65%范围内,可因火花引起爆炸。纯乙炔受压达150千帕时,可因撞击而爆炸。
13、[
乙脑]yǐ nǎo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
14、[
乙醚]yǐ mí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5OC2H5。无色液体,易挥发,有特殊气味,极易燃烧。是用途很广的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15、[
泰乙]tài yǐ
即泰一。
16、[
乙正]yǐ zhèng
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17、[
乙部]yǐ bù
史部。
18、[
乙旃]yǐ zhān
复姓。
19、[
乙览]yǐ lǎn
语本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 ……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20、[
令乙]lìng yǐ
第二道诏令;法令的第二篇。
21、[
乙第]yǐ dì
1.别邸;别宅。
2.古代考试中的第二等。
3.即乙科。
22、[
厶乙]sī yǐ
某乙。犹某某。《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沙门厶乙言。”蒋礼鸿 通释:“﹝厶乙﹞是一种‘寓名’,可用於自称,也可用於他称,而且贵贱男女通用。”
23、[
面乙]miàn yǐ
亦作“靣乙”。谓面向东方。古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配五方,甲乙木为东方。
24、[
白乙]bái yǐ
复姓。
25、[
乙鸟]yǐ niǎo
燕的别名。
26、[
左乙]zuǒ yǐ
《汉武帝内传》载 上元夫人 授 武帝 道经,其第四篇为“左乙混沌东蒙之文”。
27、[
乙帐]yǐ zhàng
《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兴造甲乙之帐,络以 随 珠 和 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28、[
图乙]tú yǐ
谓对文章的涂抹勾画。
29、[
小乙]xiǎo yǐ
古代对年轻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称。《水浒传》第六一回:“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 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 青 字。”《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 分付道:‘小乙在家,凡事向前,不可出去三瓦两舍打哄。’燕青 道:‘主人在上,小乙不敢偷工闲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李仁 ﹞家中妻子,有一个兄弟 许宣,排行小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今清明节近,追修祖宗,望小乙官到寺烧香。”
30、[
独乙]dú yǐ
日语的音译。
31、[
乙弗]yǐ fú
1.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晋书·秃发乌孤载记》:“乌孤 讨 乙弗 折掘 二部,大破之。”《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若逃归 姚氏,必为国患,不如徙置 乙弗 之间,使不得去。”胡三省 注:“乙弗,亦 鲜卑 种,居 西海。”
2.复姓。北魏 有 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32、[
某乙]mǒu yǐ
1.称人的代词。
2.自称的代词。
33、[
乙干]yǐ gān
复姓。
34、[
涂乙]tú yǐ
涂是抹去,乙是勾画,指删改文章。
35、[
乙榜]yǐ bǎng
1.即乙科。
2.指举人。
36、[
乙乙]yǐ yǐ
1.难出之貌。《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 注:“乙乙,难出之貌。”《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李善 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古直《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花月痕》第五一回:“言必有物,不类《齐谐》,丝抽乙乙,杼轴予怀。”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
2.犹一一,逐一。清 田雯《缲车辞》:“初长如蚁今成蠒,乙乙上簇黄白满。”
3.象声词。唐 元结《补乐歌十首》序:“诚不足全化金石,反正宫羽,而或存之,犹乙乙冥冥有纯古之声,岂几乎司乐君子道和焉?”清 江炳炎《摸鱼子》词:“盼不到,边鸿乙乙传书字。”
37、[
乙科]yǐ kē
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
38、[
乙力]yǐ lì
复姓。
39、[
玄乙]xuán yǐ
燕的别名。
40、[
乙士]yǐ shì
古代称军旅中从事杂役的二等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