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íng
1、[
定甯]dìng níng
见“定寧”。
2、[
甯了]níng liǎo
见“寧了”。
3、[
甯遫]níng chì
即 宁戚。《吕氏春秋·勿躬》:“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如 宁遫,请置以为大田。”高诱 注:“宁遫,即 宁戚。”毕沅 曰:“古戚、速同音,遫即速。”
4、[
往甯]wǎng níng
往日所愿,平素心愿。
5、[
甯武]níng wǔ
见“宁武子”。
6、[
蘧甯]qú níng
蘧伯玉 和 宁武子 的并称。春秋 时 卫国 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论语·卫灵公》:“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故 蘧 宁 以之卷舒,柳下 以之三黜。”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蘧 宁 知卷舒,孔 颜 识行藏。”宋 王禹偁《公退言怀》诗:“赖有古人踪跡在,只应 蘧 宁 是吾师。”
7、[
甯子]níng zǐ
1.见“宁武子”。
2.见“宁戚”。
8、[
集甯]jí níng
见“集寧”。
9、[
无甯]wú níng
见“无寧”。
10、[
甯生]níng shēng
见“宁武子”。
11、[
归甯]guī níng
见“归寧”。
12、[
甯宓]níng mì
静止、静默。
13、[
毖甯]bì níng
见“毖寧”。
14、[
甯封子]níng fēng zǐ
亦称“宁封”。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汉 刘向《列仙传·宁封子》:“宁封子 者,黄帝 时人也。世传为 黄帝 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 封子。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於 宁北 山中,故谓之 宁封子 焉。”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 宁封。”